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大企业要建大流通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到2010年,肉类的冷链流通率由15%提高到30%。积极发展覆盖生产、储存、运输以及销售整个环节的冷链,建立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围绕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加快大中城市猪肉冷链配送发展,推广品牌冷鲜肉消费。同时,肉品冷链物流工程也被列为《规划》的八大工程之一。那么,肉类行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冷链物流呢?对此,本报记者对中国肉类协会秘书长邓富江进行了采访。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确实代表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冷链物流是一个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系统工程,《规划》只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关键是还要看落实。”中国肉类协会秘书长邓富江告诉记者。《规划》无疑可以更好地指导冷链物流发展,但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国家还要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指导措施。而肉类冷链物流作为发展较早,技术也较为成熟的冷链物流方式,要使其更上一个台阶,行业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分清客体特性是前提

 

“农产品是有生命特性的,不同于钢材、服装等产品。”邓富江说。因为具有了生命特性,也就有了对于温度的要求。而不同的农产品,对于生长、流通的温度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以蔬菜为例,根类、叶类、茎类等不同类别的蔬菜,对储藏温度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猪肉也是一样,南方猪肉皮薄,含水量大,储存、流通过程的温度要高一些;北方猪肉皮厚,含水量低,温度自然要更低。”不懂产品,就不懂物流。”邓富江说。要想落实《规划》,必须首先弄清楚不同肉制品流通过程中不同的温度要求。

 

邓富江向记者介绍了我国肉制品消费形态的变化过程。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民消费的主要是冷冻肉,对肉制品的温度要求只有一个硬标准;后来消费品逐渐供过于求,出现了热鲜肉,这也是传统消费认为最好的一种形态;再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引进了国外的冷却技术,出现了冷鲜肉;而社会节奏的加快,即食肉制品又应运而生。

 

肉制品消费形态的变化,决定了其加工环境的不同,流通半径、流通形式以及流通所采用工具的改变。邓富江介绍说,冷冻肉和高温肉制品可以大范围,甚至在国际上流通,但是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只能在近距离内流通。”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基础,才能谈流通。”

 

邓富江认为,把肉类产品统一称为”农产品”是不科学的,统一把肉类产品的物流划分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分类方法也不科学。肉类产品可以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两类,热鲜肉、冷鲜肉称为农产品没有问题,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熟肉制品已经是一种工业品了。

 

“之所以要区分开来,是因为这两种产品的国家政策是不一样的,例如税收,生猪的屠宰加工是免税的,而肉制品加工则不然。税收不同,生肉和熟肉的供应链方式不同,物流和资金的运作方式自然不同。”邓富江说。

 

在认识了基础性的问题之后,还要有基础性的设施和手段。要想在2015年实现冷鲜肉销售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屠宰场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以上,并具备机械化操作手段、温度控制设施以及从原料选购到销售配送过程的全程监管。”实际上,冷链物流只是产品加工保质的一种手段。只要达到了一定的实力和规模,不管是屠宰企业,还是加工企业,都不会允许其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邓富江说。

 

扶持大企业构建大物流

 

在邓富江看来,肉制品屠宰、加工企业一定要做强、做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相应的品牌,其自我约束的能力才越强,全程化的冷链物流才能够发生作用。因此,”扶强扶优”是肉类协会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不过,邓富江也坦言,肉企没有必要一味地做大,”小企业有小企业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而我们的职责是扶持大企业做强,指导小企业做精。”邓富江说。

 

说白了,邓富江的观点就是扶持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优良的品牌。在当代社会,那种只有人工操作方式的作坊式肉制品企业,是完全没有扶持必要的,并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其兼并或者重组,并入大的企业,有的甚至淘汰。因为这种企业没有在全程控温条件下进行生产、流通的能力。而大企业要逐渐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样才能有竞争力。

 

邓富江说,大企业有广阔的空间,但因为区域内消费者的习惯,小企业不一定没有发展的空间。例如金华火腿,虽然企业规模远不及雨润、双汇等大企业,但在当地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并且其生产工艺也比较先进。”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没必要扶持金华做得更大,因为只有当地人喜欢金华火腿,应该让它做得更精,这是一种国情。”

 

因此,中国肉类协会的目标是,大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这些大企业有了更强的实力之后,其冷链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

 

现在,雨润、双汇等大型肉制品企业在做大做强,并逐步走向全国市场。对于企业来说,为节约成本,第三方物流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肉企发展第三方物流上存在两个制约因素:物流企业的标准达不到肉企的要求;肉企的资金结算方式存在滞后性,容易造成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如果做不到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很难得到第三方物流的支持。”

 

因此,很多大型肉制品企业都选择自建物流来满足自身需求。以双汇为例,其每年的生猪屠宰量超过1000万头,每天肉的需求量超过7000吨,要有超大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来支撑。目前,双汇共有1000辆冷藏车,18万吨冷库,仅漯河总部生产基地就拥有3万吨生产型冷库,5万吨配送型冷库。”试想,如果没有超强的实力,企业不可能购置如此多的冷库和冷藏车。超大规模的冷链物流是以企业超强的实力作为支撑。”

 

而随着企业冷链物流的不断成熟,依靠原有的经验和基础,就会逐渐走向第三方物流,在为自身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客户服务。这是企业物流的一个发展方向,并是最终发展方向。

 

邓富江说,只有这些企业不断做大,逐步带动小企业做精,才能够实现《规划》所设定的目标。

 

 

责任编辑:典韦

 

上一篇:内蒙古策克口岸物流业发展迅速

下一篇:没有了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