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关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实现海关保税监管的转型升级,才能适应和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保税物流的发展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保税物流的定义,通过研究保税物流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保税物流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保税物流发展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措施和方向的研究,指出保税物流的发展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便利的物流平台,是配合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措施。
关键词: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保税物流的现状
保税是指货物进口后、保持一种暂不交相应关税的状态。保税制度是指经海关批准的境内企业所进口的货物,在海关监管下,在境内指定的场所储存、加工、装配,并暂缓缴纳各种进口税费的一种海关监管业务制度。可定义为:货物在进出口过程中处于保税状态,在海关的监管下进行的运输、存储、加工等物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加工贸易蓬勃兴起,海关设立了主要以服务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为主的保税仓库和专门存放出口产品的出口监管库,建立了上海外高桥等14个保税区。2000年以后,加工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支柱,先后设立了60多个出口加工区,形成了以长三角为主,珠三角、环渤海为辅的局面。2003年国务院相继批准港区联动保税物流园区在上海、大连、天津、青岛、张家港、宁波、厦门、深圳、福州和广州等地区开展试点。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上海闵行先锋保税物流中心A型开始试点。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洋山保税港区设立,成为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此后,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和宁波梅山岛保税港区相继成立。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 型的整合,经过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综合保税区。
当前我国的保税物流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是传统的、经过优化的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满足广大进出口企业的需要;中间层次是公共型的保税物流中心(A型、B型),具有口岸功能、享受出口货物入中心退税、境外货物入中心保税等政策,使内陆地区具有近似保税区区港联动的区位优势、功能优势和政策优势,可以满足内陆地区发展国际物流的需求;最高层次是区港联动下的保税物流园区和综合保税区,是区域级的战略性资源,是海关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龙头。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调整措施和方向
加工贸易是一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主流贸易方式。我国的加工贸易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在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主体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转型升级趋势,但其依赖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廉价的劳动。加工贸易结构调整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自1999年起,国家开始对加工贸易实行商品分类管理,按商品将加工贸易分为禁止类、限制类和允许类。2007年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联合公告第44号《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涉及1853个10位商品税号,调整范围广、幅度大。
这一系列调整措施正在逐渐改变我国加工贸易的整体格局。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开展的比较早,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以散养形式为主的加工贸易海关监管模式,这一模式的加工贸易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中西部21个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8%。
三、保税物流发展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系- 便利的物流平台
海关内部正在实现对加工贸易监管理念的变革,加工贸易的监管逐渐形成了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两个层面。保税加工方面通过流程再造和引入社会中介力量协助核查核销实现对加工贸易的便捷、有效监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保税物流方面通过对现有保税物流设施的整合实现功能上的提升。保税物流的平台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首先,保税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打破物流瓶颈,降低物流成本。现代物流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在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中获取利润的重要手段。保税物流的发展,将打破现有的物流瓶颈,保障加工贸易企业物流通畅,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加工贸易向现代化制造业转型的成本。其次,保税物流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投资软环境,促进企业聚集。产业聚集、区域聚集等效应和物流环境,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管理政策和制度以及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等,已成为投资者评价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第三,保税物流的发展有助于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能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越长,国内采购的比例也就越高,带动出口的国内产品也越多。通过保税物流的发展和退税政策的落实,深加工结转的贸易方式将进一步扩张,可有效解决“境外一日游”现象,延伸加工贸易价值链,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第四,保税物流的发展有助于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使加工贸易向内陆延伸。在加工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腾笼换鸟”,将低端加工贸易转移到更为欠发达中西部地区,形成梯度转移,可以避免加工贸易向其他不发达国家的流失。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对保税物流配套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税物流开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保税物流的发展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便利的物流平台,这是保税物流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关系的根本。保税物流发展的长期战略应该更注重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这一根本优势,才能形成良性发展。同时,保税物流的覆盖范围还不能满足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需求,应尽快在内陆地区兴建若干保税物流中心和“无水港”,为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打下物流基础。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