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5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连续16个月保持在50%以上,但最近两月呈现连续回落态势。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回调,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
6月份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标和新出口订单指标环比继续回落,均在临界点以下,且低于40%,反映钢铁行业内外需求明显不足。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反映钢铁下游需求的三大行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而针对冷轧产品用量较大的汽车和家电行业来说,产量环比继续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家用冷柜的产量分别为424.1万台、772.6万台和158.1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0.9%、30.5%和22.2%,环比分别下降9.55%、2.04%和13.27%。汽车产销量也呈平稳回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5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42万辆和1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9%和28.4%,比上月分别下降9.4%和7.5%。
钢材出口方面,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量较去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出口钢材1796万吨,同比增长132.7%;5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94万吨,较4月份增加63万吨,同比增长265.93%,创下了自2008年10月份以来钢材月度出口的最高记录。但在当前国际市场疲软、国内市场持续走低、其他国家对我国钢材出口贸易制裁力度不减、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以及部分钢材出口退税取消的情况下,后期钢材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目前伴随钢价持续下跌,终端用户观望等待心态较强,市场成交不畅,国内钢材市场也将逐渐进入传统销售淡季,导致钢铁企业产成品库存持续上升。钢铁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标持续两个月在60%以上,且6月份较5月份略有上升。
而全国钢材社会库存量自4月下旬以来持续10周在1600万吨附近徘徊,钢材市场库存压力始终难以缓解。6月份国内钢材社会库存量虽略有下降,但与上月库存上升主要来源于建筑钢材不同的是,本月的库存下降表现为建筑钢材库存的减少量高于板材库存的增长量。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6月25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609.41万吨,比上月末下降0.30%;其中建筑钢材社会库存量为793.31万吨,比上月末下降2.62%;板材社会库存量为816.10万吨,比上月末上升2.08%。分品种来看:全国线材社会库存量为162.94万吨,比上月末下降3.39%;螺纹钢社会库存量为625.07万吨,比上月末下降2.04%;热轧卷板社会库存量为510.97万吨,比上月末上升1.43%;冷轧卷板社会库存量为138.7万吨,比上月末上升1.6%;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66.43万吨,比上月末上升4.5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钢铁行业PMI生产指数回落至临界点50%以下,但钢铁企业减产势头依然较弱。调查显示,6月份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的高炉减产比例与上月持平,寄望于钢铁产量缩减来改善供求矛盾的希望较为渺茫。今年以来,粗钢产量连续5个月在5000万吨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粗钢产量达到5614万吨,同比增长20.7%,创下月度粗钢产量历史新高;1--5月,我国粗钢产量达到26890万吨,同比增长23.8%。而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6月29日发布的旬报显示,6月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76.7万吨,环比上旬减少1.7万吨,据此推算,6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仍将不低于5000万吨的水平。粗钢产量的持续维持高位,我国钢铁工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严重,对持续下跌的钢材市场的企稳回升极为不利。
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依旧缺乏明显利好因素的支撑,未来1--2个月国内钢材市场仍将维持弱势调整格局。但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已持续在行业平均成本线附近运行,钢铁生产企业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且近期国内A股市场钢铁股破净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内外需求不足使得钢价难以企稳回升,检修减产的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将不断增多。此外,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强力推进,钢铁产量将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随着国家政策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金九银十”钢材传统需求旺季的到来以及南方多省市暴雨水灾后房屋、基础设施重建工作的展开,国内钢材市场供需矛盾将会有所改善,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将有一波上涨行情。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