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为稳定,但金融市场欠稳定,且供需失衡现象明显,钢厂减产不力,将继续令钢价在短期内承压下行寻底,且长材压力小于板材,同时受成本支撑,总体下行空间较为有限。
进入2010年,全球经济基本面继续好转,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对钢材的需求也日趋旺盛,与此同时,钢厂也开足马力生产,使本很脆弱的市场平衡被打破,致使第二季度钢价大幅跳水,快速下跌,钢市又进入水深火热之中。下半年市场将如何运行?以下主要从宏观、供需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年初和4月中旬开始的两波钢材下跌行情无不与宏观面有关。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走出一个漂亮的“V型”反弹,第一季度GDP增速达11.9%,对于后续经济走势,众多经济学家和机构指出,经济增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适度回落,全年呈现前高后低趋势,但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全年增速有望达到9%--10%左右。
时至年中,中央高层四处调研以问计下半年经济。经过多次调研座谈后,决策层强调,下半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而为了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由外需转向内需,由投资转向消费拉动,第二季度以来重大调控政策近日密集出台,包括一系房地产调控措施、淘汰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央行宣布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取消406种商品出口退税等。随着预期中的“政策靴子”一个个落地,后期是否仍有诸多调控政策将出台?分析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复杂性仍未减弱,经济减速风险初显。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欧债危机对出口影响在下半年将逐步显现。二是国内经济部分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增速有回落趋势,决策层则一直强调应保持连续性。基于此,下半年继续实施紧缩调控的空间已经明显缩小,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出台的可能性减小,加息预期也已经减弱。
供应压力是制约近期钢市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短期内显然难以缓解,去库存化恐怕将是下半年重要任务之一。今年以来,国内钢铁生产总体再上新台阶,社会库存消化速度不尽如人意,目前五大品种主要市场库存总量为1572万吨,仅较年内高点减少286万吨,仍处于较高水平,有待进一步消化。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钢厂检修力度有限,大中型钢厂几乎没有什么检修行为,总体开工率并不低。与此同时,重点企业厂内库存达到过去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总量达1000万吨左右,较年初净增310万吨左右。在直供用户订货不积极、出口萎缩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钢厂必将加大对流通市场投放力度,主导钢厂热卷订货比例直线上升也可从侧面反映出这一趋势。这对于库存消化任务繁重的钢材流通市场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将直接影响现阶段价格运行。因此,供应压力虽然会在短期内主导钢价下行,但随着钢厂检修规模扩大以及需求的再次启动,供需矛盾有望趋于缓和,供应压力对钢价制约力将随之趋弱。
在经济增长前高后低或前高后平的大环境下,同时已经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逐步显效,下半年国内钢材需求总体将弱于上半年。与此同时,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连续几个月持续下滑也从侧面预示着未来建筑行业用钢需求将放缓,据了解,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由去年年末时的67.2%降至5月末的26.5%。不过,一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消费刺激政策以及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仍在继续,如汽车消费优惠、大城市地铁项目、高速铁路与公路网络、边疆口岸、农林水利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因此总体需求不会出现急剧萎缩或下滑态势。而分阶段来看,目前不少行业处于传统淡季,同时行情长时间低迷不振,部分终端需求受到抑制,投资或投机需求更是不敢轻举妄动,这一态势在短期内仍将继续。但随着传统旺季的到来,中期需求有望相应好转,且当价格跌至心理价位后,下游行业会出现补库现象,中间需求也将有所放量。但进入冬季后,总体需求将再度转弱。
成本是钢价运行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价格水平。在4月中旬钢市下挫以来,主要生产原料即铁矿石价格降幅有限,价格水平相对较高,对钢价起到刚性支撑作用。考虑部分国际钢企与三大矿山达成7--9月份矿石协议价格较高(澳矿离岸价为147美元/吨),况且铁矿石供应方处于强势、垄断性强,生产、发货易于控制,再加上印度政府近期计划向铁矿石企业征收暴利税,均将制约矿石价格下行空间。不过,对于10--12月份矿石协议价格,普遍认为存在下降的可能,这一态势将对第四季度钢价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钢厂订货价向来慢于市场价格,尽管钢厂6--7月份订货价格大幅下调,并给予一定追补,但倒挂依旧,贸易商亏损较为严重。要想缓和厂商关系并缓解库存压力,钢厂只有继续降价才能更好地组织合同,8月份钢厂出厂价格仍存下调空间。这也将对短期市场运行产生消极影响。从中期来看,钢厂价格仍具备上调可能,届时有望对钢价起到助推作用。
综合来看,当前整体宏观政策面较为稳定,但金融市场欠稳定,且供需失衡现象明显,钢厂减产不力,将继续令钢价在短期内承压下行寻底,且长材压力小于板材,同时受成本支撑,总体下行空间较为有限。从中期来看,现有利空将得到充分消化,供需矛盾有望随着钢厂减产增多以及各方需求好转而缓解,成本刚性支撑明显,钢市有望出现一波反弹行情,但受制于经济增速总体趋缓、库存消化任务繁重等因素,空间和幅度受限。而基于第四季度矿石协议价格下降预期增强以及传统淡季的再次到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长期有望再度转弱。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