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农历小暑。
我国从南到北,迎来了一年中最酷热的煎熬,许多区域出现了40度以上的高温。盛夏来临,在钢材市场,却正在经历着少有的“寒冬”。
据“西本新干线”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交易指导价再次下挫20元/吨,钢材指数挂在3710元/吨。其中,优质品螺纹钢Φ18--25mm售价为 3730元 /吨;Ⅲ级螺纹钢Φ16--25mm 下 调 20元 /吨 , 至3800--3860元/吨。
历经一个多月,钢材价格持续向下突破。“西本新干线”特邀评论员姚云峰表示:“这已是钢价连续11周下跌。线材、螺纹钢的价格由3月份的每吨4700元跌至现在约3800多元,下跌近900元。随着更多的经销商报价趋向低位,市场未能全面稳定,特别是建筑用钢价格走势也愈加偏弱起来。”
从需求面来看,前期现货成交确实清淡。
经易期货分析师凌云认为,随着铁矿石价格和钢坯价格的大幅下探,螺纹钢成本重心下移,吨钢亏损减少,钢厂大规模减产的时间后移,目前钢价短期跌幅较大,后市弱势格局或将持续不变。
南方梅雨季节即将过去,期待中的惟一能刺激市场的“抄底”需求似乎仍未出现。
上海宁金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井泉忧心忡忡地对现代物流报记者描述说:“数月来,随着市场一片跌声,出货量日趋削减,库存压力正在不断加大。面对钢厂定期的到货量,企业内部流动资金及行业外投资资金均也愈发紧张起来。”
尽管市场主流报价有稳有跌,但市场价格倒挂现象屡屡上演。姚云峰继而分析:“以热轧卷板产品为例,2010年上半年的利润空间为200--300元/吨,但现在实际销售价格与钢厂出厂价都是严重倒挂,最多的时候能亏损500元/吨。”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自2010年4月21日--6月30日,短短两月内,全国主要钢材品种综合平均价格已经下降401元/吨,跌幅深达8%。
中国联合商务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表示,这主要在于2010年4月下旬的钢材价格回落盘整走势中,许多钢厂对钢材价格的回落风险估计不足,继续提高5月份钢材出厂价格,使钢材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价格倒挂。
他指出,在市场价格回落盘整中,贸易商没有市场合理价格支撑点,在受到出货不好和资产泡沫利空消息影响下,只能顺势降低钢材价格。这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对下滑中的钢材市场价格尽快趋于稳定是很不利的。
钢价继续震荡走低,贸易商心理预期也越来越差。
上海跃琪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岑健向本报记者感叹道:“进入三季度,伴随下游需求惨淡,企业经营已陷入空前困境。”
据悉,数月来钢材市场消费需求曲线正上演着S型。综合考虑钢厂减产力度弱、市场需求低迷、宏观政策等多方因素后,光大证券分析师胡皓表示,目前钢价依旧不具备反弹回升的动力,仍将徘徊于底部区域运行。
随着钢价进入“涨跌两难”窘境,进入三季度,中国多数钢厂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咬牙忍受高价格的长协矿等原材料。虽然长协矿与现货矿价格出现倒挂,但钢企却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
很明显,钢材价格的持续走低带动铁精粉、铁矿石、焦炭等钢材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成本对钢价的支撑力度同时减弱。
来自海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已经由年初的6700万吨上升至7655万吨,甚至超过了2008年的库存水平。
在库存严重挤压情况下,现货铁矿石价格定会陷入深跌不止。
7月7日,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7月份的掉期合同62%品位价格已经跌至119美元/吨,比5月份最高点跌了35%左右;12月份的掉期合同62%品位价格已经被跌至113美元/吨。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港口的进口矿期货62%品位价格也已经跌破130美元/吨,较5月份最高点跌出28%左右。对此,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曾预估,三季度现货铁矿石价格可能会跌破季度合同价格,中国小型钢铁厂可能会不履行铁矿石进口合约,四季度铁矿石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究其本轮下探原因,马忠普告诉本报记者,2010年5--6月份,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盟经济陷入疲软和世界范围的大宗商品价格全面陷入回落。
他强调,这轮资产泡沫破灭不仅使世界经济恢复放缓,也致使钢铁市场走势回落。世界经济背景条件的变化,使钢材市场再次演绎因铁矿石涨价而推升钢铁市场价格继续攀升的态势面临空前困难。
业内不难想像,受高成本的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及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影响,各大钢厂不得不开始被迫考虑减产止损。
山东钢铁集团分公司济南钢铁的一位销售人员透露:“由于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目前已危及公司底线,公司已做好减产准备。”
据了解,除面临需求萎缩、钢材高产能、高库存外,三季度本来就是钢材市场的淡季。加之,北方高温天气与南方的雨水天气对南北市场出货造成的一定影响。近日,各地钢材市场均传出了钢厂检修、减产的消息。
不仅如此,数周来,钢厂检修、减产的规模还有所扩大,已经由生产线扩展到高炉、转炉。姚云峰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进入7月份,国内有22家钢厂安排了涉及钢材加工的停产检修,4家钢厂安排了设备大修,4家钢厂安排高炉检修,预计影响产量总和达137.9万--141.5万吨。“可减产力度仍然不够大。”在凌云看来,如果各钢厂能够将减产真正落到实处的话,对于目前市场来说或许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大多钢厂往往不愿甘心这么做。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旬报显示,6月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176.7万吨,虽然环比上旬减少1.7万吨。可据此推算,6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仍将不低于5200万吨的水平。
这一点从钢铁企业耗煤钢量上也同样能够找到印证。有数据显示,6月份钢铁企业耗煤钢量平均值较5月份仅下降0.55%。
钢厂减产“有名无实”,出口回流增加供给压力。胡皓分析认为,从过去一周的情况来看,钢厂的减产继续进行,但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尽管5月底以来钢铁企业减产动作就在继续,可从降幅上看,1%左右的减产幅度明显力度表现不足。
此外,我们不容忽视,在钢铁企业纷纷佯称减产的背后竟是国内钢材库存的居高不下。
来自“西本新干线”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609.40万吨,比上月末上升了0.48%。
胡皓最后总结,6月份库存下降明显慢于预期。事实上,钢材库存保持高位,不仅从心理上压制了钢价,更是对贸易商资金产生压力。随着银票贴现率不断攀高,将对资产负债率动辄60%以上的贸易商经营行为模式形成有力制约,从而间接影响钢铁需求。
费需求曲线正上演着S型。综合钢厂减产力度弱、市场需求低迷、宏观政策等多方因素后,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钢价依旧不具备反弹回升的动力,仍将徘徊于底部区域运行。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