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7月12--16日),国内镀锌板价格跌势趋缓。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7月16日:天津市场,本钢产1.0×1000×C镀锌板价格为5050元(每吨,下同),比上周末下跌了50元;首钢产1.0×1000×C镀锌板价格为4700元,比上周末价格下跌了50元。博兴市场,恒通产0.45×1000×C镀锌板价格为5100元(不含税),与上周末价格持平。上海市场,本钢产1.0×1000×C镀锌板价格为4930元,下跌了50元。
上周,京津、上海、广东等主要地区的镀锌板市场销量都明显增长,国内镀锌板市场总体需求情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这主要因为,夏秋两季属于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季节性增长的旺季,对刚性需求的预期使得近期的市场成交明显活跃。
从国内各地市场厂商的主流心态来看。进入7月份以后,镀锌板库存普遍偏低和需求日渐好转,这一现状让很多市场人士见到了行情好转的契机。他们认为行情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需求的拉动下出现反弹。
然而,正当市场此种心态逐渐加强的时刻,上周,宝钢、武钢、鞍钢等国内主导钢厂却大幅下调了8月份的订货价格。其中,宝钢、武钢镀锌板价格下调了300元(基价),鞍钢镀锌板价格下调了350元(基价)。这必将导致其他主流钢厂跟随下调其出厂价格,以保持竞争力。钢厂方面普遍大幅下调8月份市场价格,必将导致流通市场急于抛售7月份相对高价资源,避免8月份低价资源到货后的冲击。对此,流通市场重燃对后市的看空心态,翘首以盼的反弹时间又将被大大推迟。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来看待当前市场出现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利好和利空信息呢?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主流大钢厂的出厂价格往往滞后于流通市场的实际情况,他们出台的下个月的订货价格,往往是对本月,甚至是上个月的市场走势的反映。历史上不乏钢厂率先下调出厂价格,而流通市场行情随后出现上涨的案例。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几大钢厂此次出台的新的订货价格,真正左右市场的,还是实际需求的增减。
我们从5、6、7三个月的实际市场情况来看,尽管镀锌板等钢材价格不断走低,但实际市场需求却是在稳步增长。期间之所以行情始终表现乏力,主要是因为不断增长的产能,导致市场始终处在供过于求的状态,市场的刚性需求的增长暂时不足以扭转这一局面。再加上国家政策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对钢铁行业的压制,更使得钢材价格难以抬头。不过,从最新发布的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几个主要的钢材需求行业的增长态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尽管钢材需求行业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会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或延缓采购,但是在全年的工期或生产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秋高气爽季节的到来必将增大“赶工”的现象和程度,进而会刺激钢材需求出现一个“暴发”。届时,行情的强劲反弹也必将会到来。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