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牡丹江市“十一五”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十一五”时期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最为显著、极为重要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编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专项发展规划,以及省交通厅关于编制“十一五”期间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在充分总结“十五”期间全市公路交通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市公路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需求,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

 

(一)牡丹江市概况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辖海林、宁安、绥芬河、穆棱、东宁、林口和东安、西安、阳明、爱民10个县(市)、区,共有乡镇56个,村屯总数1647个,其中:行政村887个,自然屯760个。拥有汉、蒙、满、回和朝鲜等十几个民族,人口268万人。现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和2个边境互市贸易区,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牡丹江建市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经济飞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以上。

 

据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0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增长12.3%;第二产业增加值27.9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34.1亿元,增长10.2%。人均生产总值11168元,可比增长10.1%.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3.2:42.4:44.4。

 

(二)交通发展现状

 

1、公路路线设施情况

 

牡丹江市域范围内共有国道主干线1条,国道2条,总里程679.9公里;省道3条,408.8公里;县道37条,1228.5公里;乡道111条,2092公里。区域内公路网络初步形成了以牡丹江为中心,以301国道绥满公路和201国道鹤大公路为X型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线,连接“六城”(宁安、海林、林口、穆棱、东宁、绥芬河),沟通“两湖”(镜泊湖、莲花湖),辐射主要乡镇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到2004年底,全市乡级以上公路总里程为6796.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9公里,一级公路153.3公里,二级公路641.7公里,三级和四级公路5606.4公里,等外公路381.7公里。公路密度为16.7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1.9%,高级、次高级路面公路占18.1%。村级公路1502.4公里,其中次高级以上路面4.7公里。

 

区域中心城市与各县市全部实现了以二级以上沥青(水泥)路相贯通。全市有46个乡镇以高等级公路相贯通;913个村屯通达公路,其中:行政村625个(其中179个通达高等级公路),自然村288个(其中42个通达高等级公路)。

 

2、公路运输场站设施、运力、运量情况

 

全市现有县级客运站6个,区域货运枢纽站1个(客运枢纽站再建),县级货运中心站6个,乡镇客运分站17个,初步形成了市、县(市)、乡(镇)三级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服务网。

 

2004年,全市公路运输客、货运量分别达到2031.6万人和1747.1万吨,占全社会综合运输量的81.7%和71.3%;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达到92816.3万人公里和78847.7万吨公里,占全社会综合运输总量的55.5%和18.6%。公路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为45.69公里,旅客运输平均运距为45.13公里。全市营运客车6709辆、51291座位;营运货车9519辆,34704吨位,其中,专业化运输车占1.8%。

 

  二、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1、公路建设

 

“十五”预计公路完成投资38亿元,比“九五”期增加了19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00%。

 

“十五”期预计建设公路总里程130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57公里,二级公路191公里,三、四级公路952公里。目前,国道鹤大公路杏山至省界段工程、省道鸡图公路老黑山至省界段、方虎公路建堂至古城段正在顺利实施,通乡公路工程建设、通村公路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到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预计达到6800公里,其中高速和一级公路将达到17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将超过800公里。除鹤大公路杏山至省界段正在建设外,“X”型公路主骨架实现二级以上沥青(水泥)路贯通。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比率将达到94.6%,建制村通公路和通沥青(水泥)路比率将分别达到70.5%和20.2%。

 

到2005年,在公路建设规模和投资、公路总量,二级以上公路里程、骨架公路网服务功能和水平等方面,都将达到和超过“十五”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

 

2、公路运输场站建设

 

我市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中2个重点项目,目前市货运枢纽站一期工程已竣工,客运枢纽站预计到2005年底主体工程封闭。

 

县(市)规划建设的11个乡镇客运站已经全部完成。

 

国家一级边境口岸规划建设的2个运输场站中东宁公路客运站已经投入使用,绥芬河口岸运输枢纽站正在建设中,东宁公路货运站今年开工建设。

 

预计到2005年,全市运输场站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将达到2.6亿元,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二)“十五”投资预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交通建设总投资预计完成42.4亿元。

 

公路建设预计完成投资38亿元,包括干线公路28亿元、农村公路10亿元。公路运输场站2.6亿元、养护工程及其它1.8亿元。资金主要渠道和构成分别为中央、省投资10.2亿元、客货运附加费0.9亿元、地方配套7.3亿元、国内银行贷款20.8亿元、利用外资和其它投资3.2亿元。

 

  三、十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主要特点、经验和存在问题

 

(一)主要特点和经验

 

按照省交通厅三十年路网规划及市“十五”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规划要求,以“X”型主骨架公路网、公路运输枢纽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加快建设”的方针,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和经验:

 

第一,坚持全社会办开放式交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转化成了积极关心、支持、投入交通改革和建设的自觉责任意识,全方位调动了加快交通发展的积极力量,形成了政府组织强力推进、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社会力量支持交通发展的良好氛围。“十五”以来,全市交通发展呈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高位运行态势。预计“十五”期间,公路交通建设投资达42.4亿元;仅三年通乡公路建设已经完成建设任务699.6公里,完成投资9.1亿元。

 

第二,坚持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通过投资主渠道和吸引投入相结合,融资成本和投资效益相结合,对内挖潜增收和对外多元筹措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交通发展的资金需求。“十五”期间,完成各项交通规费征收10.9亿元,争取国家债券和交通部补贴投入10.2亿元,争取国内外金融部门贷款24亿元,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变现资金和地方贷款投资7.3亿元。

 

第三,坚持不断提高交通发展科技含量。根据交通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实际需求,对高寒地区公路筑路和养护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十五”以来,投入科研经费几十万元,开展攻关和推广项目7项。

 

第四,坚持推进交通管理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体系,保障交通发展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运行;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手段,不断规范管理行为,有效解决交通行业管理粗放、整体运行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五”以来我市公路水路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得到改善,但是,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起点低,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路网密度低。我市公路总里程虽然居全省第4位,但公路网密度仅有16.7公里/百平方公里,列全省5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公里。

 

2、通达深度、通达水平低。全市56个乡镇中仍有3个乡镇不通高等级公路,887个行政村中仍有262个不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29.5%。

 

3、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偏低。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1.9%,高级、次高级路面1231.8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8.1%,远远低于全国43.5%的平均水平。干线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仅占16.0%。

 

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第一,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致使公路建设成本较高,我市处于高寒区,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公路翻浆、水毁、雪阻等灾害造成的交通阻断现象时有发生,施工期短,公路建设成本相对较高。第二,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我市经济较发达地市发展滞后,加之处于全国路网末梢,车辆保有量和流量较低,交通规费增长缓慢,年均征收5000万元左右,仅是发达地市的三分之一,扣除必要的管理经费、养护经费等,剩余部分尚不足以支付贷款利息,到期贷款的偿还主要依靠新增贷款来解决。第三,随着负债规模增加,借贷空间逐渐变小,借贷压力越来越大。到2005年末,我局贷款余额已达5亿元,从2002年起陆续进入还贷高峰,平均每年支付利息近3000万元。

 

5、公路运输站场建设滞后,站场数量少、分布不均、设施陈旧、功能不全。虽然近年新建和改造了部分客运站,但停车场不足,站外待、发车情况仍比较严重,对环境和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全市56个乡镇,仅11个有客运站,占乡镇总数的19.6%。

 

6、运输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营主体结构分散,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运力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运输供给能力普遍过剩、高层次的运输供给能力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制约了运输服务向高层次发展。

 

  四、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形势

 

----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产生大量的交通运输需求,要求公路水路交通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运输能力。

 

---- 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提高国际贸易竞争能力,要求公路水路交通为外贸产业提供基础条件。

 

---- 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提高公路水路运输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 国家确定我市的宁安、林口为商品粮基地,要求全面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 推进东北交通一体化,发挥区域经济互补作用,对我市公路水路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维护国防安全和边境稳定,要求公路水路交通提供更具快速、便捷、可靠和可变通性的服务条件。

 

(二)运输需求预测根据规划的要求和所掌握的基础资料,以2004年运输量为基数,通过对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认真分析预测了规划期内公路水路运输量。

 

  五、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发展观,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以服从和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宗旨,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X”型骨架公路和公路运输枢纽场站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快农村公路水路交通网点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便捷、安全、高效的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当好先行。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编制“十一五”规划。

 

(三)公路水路交通网点规划布局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提出以下交通网点布局:

 

1、骨架公路网布局

 

骨架公路网布局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国家公路高速网总体发展规划、省“OK”型公路主骨架发展规划、省“三射四横六纵”公路骨架网发展规划、东北交通一体化主骨架公路发展规划。二是对外重点连接吉林省和对俄口岸,对内重点依托资源开发、人口分布、城镇体系布局和产业布局。三是射线和网状相结合,路网总体上采用了以牡丹江市为中心的辐射状和南北纵向、东西横向的网格状布局。

 

2、公路运输

 

a、主要公路运输场站布局

 

依据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系统规划(牡丹江市部分)和我市公路运输口岸建设发展规划,确定公路枢纽场站布局。

 

公路运输枢纽:牡丹江。

 

口岸公路运输场站:绥芬河、东宁。

 

b.主要运输网络布局

 

现代公路运输网络组成:第一部分为地市运输网,以牡丹江市为中心连接全省其它地市,经相应口岸向俄远东地区辐射,依托高等级公路和主要商品集散地,积极开展地市际、省际、出入国境运输,巩固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将运输半径由600公里向1000公里延伸;第二部分为区域干线运输网,是区域中心城市连接城镇的运输网,重点发展城市间快速运输,努力形成600公里范围内的快速运输网络,以信息化手段引导货运资源整合,形成全市物流网络;第三部分为农村运输网,主要以农村支线运输和县域间运输为基础,发展以满足当地基本运输需求的运输形式和农村旅客运输。以城镇为中心,规划建设农村客货站场,全力推进村村通车工程。

 

  六、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重点

 

(一)发展目标

 

1、公路

 

骨架公路网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公路总里程达到6800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基本建成一级以上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达到4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200公里,比例将达到17.6%以上,二级以上沥青(水泥)路基本覆盖所有县(市、区)、重要边境口岸和吉林的出口;城市过境交通顺畅,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通公路。

 

到2010年我市规划骨架公路网中,将全部实现由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骨架公路网总里程中,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将达到627公里,占总里程的100%。

 

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枢纽系统、主要边境口岸运输场站、县级客运站基本建成。形成以干线公路为依托的快速客货运输系统,建立以区域运输网为依托的干支相连、遍布城乡的公路运输网络;积极引导货运站逐步完善物流服务功能,逐步建成国际、国内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现代物流中心或货运中心。加快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公路客运条件,为农民出行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客运服务。

 

3、支持系统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高行业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广泛应用,行业科技含量、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政务管理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基本建立,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运输安全明显改善。公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交通死亡率显著下降,公路紧急救助能力明显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公路交通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完成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明显下降。

 

(二)发展重点和建设任务

 

根据总体布局、发展目标,结合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情况,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的制约条件,坚持统筹规划,确定建设重点。

 

1、公路

 

优先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加快“三射四横六纵”骨架公路网薄弱路段建设进程,启动骨架公路连接线建设;重点加强省际出口路、连接商品粮基地(县)公路、边防公路、口岸公路和旅游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应重点加快实施通县、县际公路、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通达工程。

 

“十一五”期间干线公路(包括国边防公路、边境口岸公路)将投资59.07亿元,建设完成809.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2.1公里,一级公路47.3公里,二级公路442.2公里,三级公路98.1公里。农村公路将投资30.05亿元,建设完成7504.9公里,包括红色旅游公路投资4.45亿元,建设244.9公里;粮食基地县公路投资0.4亿元,建设60公里;通村公路投资25.2亿元,建设7200公里。

 

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枢纽应按照“路站协调、以点带面、重点突出、有效衔接、全面整合”的总体思路,根据统一规划、远近结合、注重效益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重点建设公路运输枢纽、主要边境口岸运输场站设施建设,利用原有资源建立经济中心城市的配送中心、集装箱生成量较大城市的集装箱中转站,以及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加快县级客运站、乡镇客运站和村屯停靠站建设的建设进程。

 

“十一五”期间将完成除牡丹江市公路客运枢纽站和货运枢纽站二期工程建设,完成绥芬河、东宁口岸设施改扩建项目建设,建立地、县三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系统。“十一五”期运输设施建设投资为2.3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0.56亿元。

 

  七、十一五时期投资估算及资金渠道

 

“十一五”期间,我市公路水路交通共需投资92.47亿元,具体如下:

 

经初步测算,要实现我市交通“十一五”目标,2006─2010年公路建设投资大约需要89.12亿元,比“十五”期增加投资45.32亿元。公路枢纽站场建设投资大约需要2.35亿元,比“十五”期减少投资1.2亿元,主要是由于客运枢纽站主体工程和货运枢纽站一期工程均在“十五”期间竣工。

 

在总投资92.47亿元,其中:

 

国道主干线建设投资为34.76亿元,国道建设投资为9.58亿元,省道建设投资为12.73亿元,口岸公路建设投资为0.55亿元,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0.05亿元,边防公路建设投资为0.46亿元,大中修公路建设投资为1亿元,公路运输场站投资2.35亿元,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1亿元。

 

资金渠道:申请国家、省无偿资金投入39.33亿元,申请银行贷款37.5亿元,地方配套15.64亿元。

 

  八、政策建议和相关措施

 

(一)抓住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机遇,利用好国家对东北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同时根据我市地域面积大,城镇间距远,公路建设里程长,且地处边疆高寒地带,工程建设养护成本高,加上过境车辆少,收费公路还贷压力大,积极争取国家、省加大资本金的支持力度。

 

(二)解放思想,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根据目前我市经济发达滞后、公路交通量小、投资回报率低的实际,为了调动外部资金投入公路建设,对新建BOT项目应给予政策扶持。旧路改造的BOT项目,旧路资产现值以股本形式进入,视其资产规模确定回收方式。

 

(三)大力开辟资金来源。除了抓好现有规费征收外,要引导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除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做好车辆通行费、地方养路费、公路养路费、客货运附加费征收工作外,要引导各级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公路沿线企业投工投劳、动员农民“一事一议”等方式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

 

(四)在农村公路建设上,针对我市筑路材料丰富的实际特点,提高科技含量,采用油砾石、乳化沥青、石板路等多种路面类型。

 

(五)采取完善的公路养护保障体系,坚持建、管、养并重。在重视建设的同时,加强行业管理,确立“建是前提,养是关键,三分筑路,七分养护”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农村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大养护投入,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使农村公路养护逐步规范化。

 

(六)完善场站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根据运输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现有的公路主枢纽和其他公路运输场站进行改造,调整其规模和布局,增加必要的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场站运输组织、信息服务、中转换装、装卸仓储和为旅客、货主、车辆提供必要服务的基本功能,同时要拓宽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引导货运枢纽场站完善物流服务的功能,把货运枢纽场站逐步建成国际、国内联运的枢纽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七)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全面推动货运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我市现代物流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切实增强我市工商企业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体制性、结构性的根本转变,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八)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吸引国内外、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资本进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九、2020年规划初步设想

 

---- 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突破600公里,覆盖所有县市,规模适当、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的区域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

 

---- 以二级以上公路为主体的干线公路网基本建成。干线公路、口岸公路、通往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以沥青(水泥)路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网基本建成。县到乡镇基本通三级以上沥青(水泥)路;所有行政村和主要边防公路通沥青(水泥)公路。

 

---- “X”型公路网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全市通乡公路全部实现三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相贯通,通村公路全部达到四级以上沥青(水泥)路标准。

 

---- 基本建成与公路运输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客(货)站场的中转、集散、配送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市内联网运营的同时,形成以牡丹江市为中心辐射哈尔滨、乃至外省(市)的站务服务网络和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农村运输通达工程全面完成。

 

---- 建立智能型的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实现行业管理系统数字化、公众信息服务人性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装备设施电子化。

 

---- 拥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可靠的公路紧急事件管理系统,使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显著降低。

 

  资料来源:穆棱市人民政府

  网址:http://www.muling.gov.cn/zwgk/xwzx_nr_2.asp?lb=z&id=23

 

责任编辑:桑冰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