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丁声俊:粮食七连增喜中伏五忧

 

粮食“七连增”,创造历史奇迹
 
粮食“七连增”,堪称奇迹。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54640万吨),比上年增产312亿斤(1560万吨),增幅为2.9%。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0000亿斤(5亿吨)以上。同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331.5公斤,比上年提高6.9%,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2%上下;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6%以上,机械化水平扩大到52%以上。我国粮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堪称奇迹,成为国内十大新闻之一。
 
粮食“七连增”,意义巨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首次实现“七连增”,事实有力说明:(1)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扶农、兴粮、富民增产举措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些取得重大效果的举措应该继续坚持实施,并需要加大力度。(2)表明了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增强。在抗击频仍发生的极端气象和地质灾害的条件下,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夺取粮食“七连增”,决定性的手段在于不断加强防灾抗灾的能力。(3)打破了我国粮食生产五年中“二丰二平一歉”的生产周期。粮食“七连增”表明全国粮食总产能稳定达到5亿吨以上的水平。(4)增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在国际市场粮价风云跌宕的形势下,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加强了抵御国际市场输入性通胀的能力;(5)再次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能力主要依靠国内能够养活自己,击破国际上一浪又一浪所谓的“中国粮食威胁论”。
 
粮食“七连增”,喜中隐伏远忧
 
冷静评析我国粮食“七连增”后的形势,一则是令人惊喜,一则是仍存远忧。概括说,我国粮食存在“五忧”。
 
一忧,“忽视粮食安全”的思想仍较严重,种种怪论影响舆论。当前,国内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至重、至要”战略任务的观点,是占主流的认识。但是在主流观点之外,还存在忽视“粮食安全的”思想,在一些地方“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有的地方反映说:现在是“米袋子总理负责制”,而不是“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此外,还不时出现种种影响舆论的怪论,众“说”纷纭。举其要者包括:一是“得不偿失”说。认为建造工厂发展工业,比搞农业、种粮食效益要高得多;二是“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有害”论。认为政府划定的耕地“红线”弊端甚多,注定是要突破的。三是“粮食无忧”说。认为在粮食“六连增”、小麦“七连增”的条件下,已不必为粮食发愁,典型表现是大面积浪费耕地、毁坏粮食作物事件屡有发生。四是“市场保障”说。认为“市场不但能够保障安全,而且能够最优地配置”,国际市场更可靠。五是“人造安全”说。有少数研究者认为,粮食安全问题“是人造的”,即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叫喊“狼来了”,人为“制造出粮食不安全的舆论”,以索取国家资金。归结这些观点和做法,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大危害性,不可不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认清形势和澄清认识,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决不可盲目乐观和丝毫放松,必须警钟长鸣。
 
二忧,粮食供求依然“紧平衡”,未来粮食消费大于供给。据我们初步研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呈现以下特点:
 
1、粮食供给会稳步提高,但将“产不抵消”。随着人口的增长、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善、现代食品工业的振兴和饲料工业的扩大等因素决定,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将呈刚性增加。预计到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和主要谷物稻谷、小麦、玉米的产量与2015年比较,都稳步增长,只有大豆总产量趋于降低。2020年,全国粮食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分别为59517.27万吨和60969.44万吨。2015年,全国粮食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分别为56349.16万吨和57409.16万吨。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明显看出:5年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增长3560.28万吨,每年需求量增长712.06万吨。与此相对照,同期,全国粮食总供给量增长3168.11万吨,每年供给量必须增长633.62万吨。总需求的增长量超过总供给增长量392.17万吨。这表明届时全国粮食仍然供不应求,仍然存在缺口,而且粮食供求结构不平衡。其中,在我国粮食作物中,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三大谷物品种的供求平衡关系各不相同,玉米缺口较大,主要是全国饲养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所致。这也是全国粮食总需求量超过粮食总供给量的主要原因。
 
2、粮食主产区日益集中,主销区供求缺口扩大。随着农业粮食生产结构和居民生活结构的不断变迁,全国粮食生产日益集中化,重心逐步北移,集中到东北和中部地区。能输出商品粮的省份越来越少,只剩下五、六个省。从粮食生产分省的结构看,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七连增”。2010年,夏粮实现“七连丰”。在粮食总产量中,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7%;18个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仅为24.5%。2009年,粮食年产量在3000万吨以上的河南、山东、黑龙江、四川和安徽等5个省的粮食总产量高达20014.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高于37.85%;如果加上其他粮食主产省河北、吉林、湖南、湖北和辽宁等,以上10个主产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1.7%以上。与此相对照,原来一些有余粮输出的省份现在变成为自给省,而原来一些粮食自给地区变成为粮食销区,可以输出商品粮的省份越来越少,只剩下五、六个省。全国粮食主产区日益集中、主销区供求缺口不断上升的趋势,为我国粮食产销和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矛盾和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应对。
 
三忧,资源约束将进一步严峻,粮食生产资源配置不相称。目前国家粮食市场供应充足,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必须正视: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隐伏着风险因素或者说是隐患。这主要包括:人均耕地资源少,禀赋趋劣,数量趋降;人均水资源量少,与需求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仍有46.5万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62%,其中强烈、极强烈、剧烈水力侵蚀面积分别占全国相应等级水力侵蚀面积的39%、64%、89%,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粮食供求区域性矛盾凸显,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后金融危机条件下世界粮食产销更增加不确定因素,输入性通胀因素不容忽视。作为农业粮食生产基础的土地,不仅数量趋于减少,而且质量也趋于下降,“低、费、污”日益成为我国土地土壤质量的核心问题。所谓“低”,是指基础地力低,即在不施肥时农田靠本身肥力可获取的产量;所谓“费”,是指土壤更多地吃肥、吃水、吃药等农资,才能增产或维持高产,导致“费”;所谓“污”,是指农业污染严重。据权威部门的资料,我国每年的农药耗用量高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农业污染耕地面积大1.36亿亩;地膜耗用量达63万吨。所有这些,导致土壤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的有机物的严重污染。没有质量或者说质量下降土地,与土地面积数量缩小,同样令人担忧和不安。
 
与我国资源约束相对照,我国粮食生产资源配置也很不相称,尤其是稻谷生产的“北移”令人担忧。从世纪之交以来,全国粮食生产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转变,粮食供求结构由“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南方是稻谷的主销区。然而,阳光充足、水源丰沛、适宜于种植稻谷的南方,稻谷种植面积不断缩小,主产区的地位不断降低,而主销区的地位则明显上升。从水资源的条件看,我国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9.6%,人口占44.3%,而水资源仅占14.5%;黄淮海地区耕地面积占34.7%,人口占39.4%,而水资源仅占7.6%。在过去10年中,我国增产粮食最多的河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和辽宁等5省,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在粮食生产、特别是稻谷“北移”之后,黄淮海流域和松辽流域成为粮食优势区域,灌溉水源更加紧张。拥有80%水源的南方地区,适宜种植水稻,但稻谷种植面积日益萎缩。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粮食产销平衡关系和粮食安全,对其持续性不能不使人担心和忧虑。我以为,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严重隐患,必须认真加以应对。
 
国内国际新环境和新因素表明了“五个进一步加大”:一是粮食进一步增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三是极端气候对农业粮食生产的危害进一步加大;四是种粮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五是解决贫困人口粮食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总之,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我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与加重。尤其是,全国62%以上人口为主食的大米的需求量一直呈刚性增长。稻谷产销一直存在缺口。
 
四忧,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大军薄弱,不适应振兴现代农业的需要。我国农村拥有大量的人力资源,需要有效开发利用。然而,现在出现严重的矛盾:一方面劳力剩余,需要继续转移到非农产业;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大军薄弱,农业粮食生产靠“六零三八部队”。后者是指,在农村务农种粮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几乎没有青壮年。这样的产业队伍存在着致命弱点:其一,体力弱。由于他(她)们年迈力弱,无法承担需要重体力的农业劳动;其二,知识缺。因为他(她)们一般缺少先进科学知识,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的需要;其三,技术低。由于(她)们不会使用先进科技新产品、新方法和新工艺等,所以很难推广新技术;其四,再塑性弱。由于(她)们一般接受培训的兴趣不高,培养前途也不大,所以不可能把现有农村的老人妇女培育成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大军。鉴于上述,在农村需求劳力关键时刻“民工荒”也时有发生。最近,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但是不少地方抗旱保苗进展不力,甚至有的田块没有出苗。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不划算”。由于各种相关成本提高,致使投入产出相比较,农民感到“不划算”,还不说要搭上许多用工。二是缺劳力。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导致“无人抗旱”。一个农业粮食大国,缺乏年富力强、素质较高又稳定的产业大军,不能不令人担忧。
 
五忧,外国垄断粮商蚕食我国粮食产业,意图控制我国粮食市场。先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后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一路贬值,证券、债券等传统投资产品的风险增大。由于美元趋向弱势,更带动以美元计价的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扬。这些因素,都刺激和驱动国际投机资本流向价格不断上涨的粮食市场。实际上,一些国际金融投机“大鳄”,早已经在捕捉时机和布局安排涉入农产品市场,利用其雄厚的投机资本在期货市场上炒作,制造极高的牛市行情,以从中渔利。世界跨国粮食集团变本加厉地利用国际粮价上涨的机会牟取暴利,对推动国际粮价飞涨推波助澜。目前世界上有四大跨国粮商,被称为“四大粮食帝国”,即“ABCD”:“A”是“ADM”(ArcherDanielsMidland);“B”是“邦吉”(Bunge);“C”是“嘉吉”(Cargill);“D”是“路易达孚”(LouisDreyfus)。这“四大跨国粮食集团”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拥有绝对的粮食定价权。冷静分析和审视,此波国际粮价持续暴涨居高不下,四大粮食垄断集团是重要策划者和推动者,也是暴利的牟取者。据媒体报道,“ABCD”四大跨国粮商在此轮国际粮价变动中都大发横财。2007年5-11月,“嘉吉”净收益同比增长了61%。“邦吉”在同年前9个月净收入增长107%。美国2007年农产品出口量并未有大量增加,但是出口额却显着提高,达到8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0亿美元。必须清醒识破国际投机资本的伎俩。投机者惯用的手法是,把粮食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炒上去,把市场价格炒得沸沸扬扬,造成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的假象,引诱不知底细的人们上当受骗,跌入隐蔽的粮食陷阱。迄今,我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几乎没有话语权,国内企业多是利用西方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容易误入“圈套”。近期国际粮价持续暴涨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是,投机资本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炒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我们决不可麻痹大意,而必须保持清醒和警惕,加强信息研究,形成可靠的主流信息,做到认真防范,牢牢掌控自己的粮食主权。这是我国粮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第一,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加强现代三大产业体系建设
 
1、加强粮食等食物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转变。关键一条,粮田面积要力争保持在16.5亿亩以上。根本途径加快农业粮食产业现代化,包括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经营产业化;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产业效率和效益;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产业效率和效益。其中,特别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粮食生产体系,推动现代粮食产业、现代畜牧业和特色农作物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2、加强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设,首要的是要继续完善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要逐步地、稳步地提高粮食的价格水平,稳定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要通过整合和充实,提高市场质量,加强市场功能,健全市场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现货市场为主体、期货市场为辅助,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粮食等农产品连锁体系,其中特别要积极发展“农超对接”的城乡一体化连锁网络。特别要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逐步建立和推广以城乡一体、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连锁经营业态。
 
3、加强现代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粮食等食物品质检验检测体系,推动现代粮食产业、现代畜牧业和特色农作物产业稳定持续发展。要特别强调必须注重进一步提高粮食等食物产品的质量,防止和减轻产品污染,向居民提供质优、保健、安全的粮食等各种食品。构建和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应该达到以下主要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化资源配置,普遍推进优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粮食区域功能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好农业粮食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
 
第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水源保护制度和节约制度
 
耕地是基础,水利是命脉。“水、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两大关键因素,必须采取最严格的政策措施加以保护。
 
 
2、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土地的质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可或缺的关键途径。如前所述,我国土地资源禀赋低劣,所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克服“水、土”资源制约的必要措施。其基本点包括:继续以“水、土”为中心,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实行“田、水、电、路、林”综合治理,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肥沃度;继续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完善节水灌溉系统,加强抵御旱灾的能力。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的重点生态工程,切实巩固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
 
3、在粮食主产区大力实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工程。河南、河北等省的经验表明,实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工程效果明显。我国应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实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工程,抓好以下环节: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开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第二,坚持政府主导,加强财政支持,发挥公共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第三,采取“三项措施”,把建设粮食核心产区作为关键措施;第四,坚持形式和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工程的养护和巩固问题;第五,坚持科技支撑,转变“粮食核心区”的发展方式;第六,坚持全程管理,确保质量效益,完善综合化服务体系。通过以上措施,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把稳产高产农田扩大到耕地总量的40%上下,建成一大批“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稳产高产基本示范农田。”
 
第三,加强科技支撑,健全完善农村现代服务体系
 
加强科研创新和科技支撑,并健全完善农村现代服务体系,是促进粮食等食物产业持续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首先,必须大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加强粮食等食物产业关键性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包括大力开展科技集成创新,把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机械精确播种和科技管理等先进节本增效技术“捆绑”起来,广泛普及,使之入村、入户。其次,要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加强信息服务、产品购销、农资供应和科技推广体系。要从创新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和完善区域性、县级和乡级农技推广网络,提高农技公共服务能力。再次,大力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统一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良种繁育基地,并建立推广网络,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和农业科技入农户行动,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率。最后,积极发展“绿色粮食等食物产业”,即加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概括起来,就是需要建立“七大服务体系”:良种推广服务系,安全储藏服务,精深加工服务,资源开发服务,质量监测服务,冷藏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要大力实施信息技术集成工程,以信息化带动食物管理科学化、食物流通市场化、新型工业化,最终带动以粮食为重点的食物安全化。
 
第四,“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体系
 
适应城乡居民全面小康社会生活的需要,粮食的主要食物供求必须实现“四化”的目标:生产、供给、流通、储备和消费必须更加持续安全化;供给总量和消费总量基本平衡关系必须更加稳定化;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弱势群体等重点人群的食物消费必须改善化;概括起来就是城乡居民的食物结构必须进一步改善实现科学化。为此,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进一步加强现代粮食流通体系:
 
1、“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升粮油加工业现代化水平。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粮油加工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建设一批粮油产业集群,促进粮油“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和粮油资源利用的循环化。到2020年,全国建立起现代粮食加工体系,形成配套完善、供给充足、高效协调、布局合理、技术进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竞争力强的现代粮食加工体系。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733.1亿元。在未来12年,粮食加工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加工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建立对突发事件的高效供应网络2015年对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的覆盖面达到70%以上,2020年达到95%;大力提高粮食加工安全水平,大米、小麦粉产品合格率由2008年的95%提高到2015年的98%和2020年的99.5%以上。
 
2、“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储备科学化水平。适应我国国情、粮情、特别是极端气候和灾难频发的新情况,包括中央和地方国家粮食储备的规模应该适度扩大。国家粮食储备规模需要保持在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总量的25-30%的水平上。同时,粮食储备结构和布局要保持合理。其中,小麦和稻谷的储备量应该分别保持在40%和30%,玉米储备保持在15%,其他5%为豆类等。为应对频发的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粮食储备中还必须安排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方便主食品。国家粮食储备库要大力实现“绿色化储粮”。
 
3、“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创新体制和转换机制,积极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粮食经纪人,为农民提供粮食产销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总体上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粮食现代流通体系。要积极推广、普遍建立“放心粮油连锁店”,发展连锁制、配送制、代理制和超市等“现代业态”形式,实现城乡一体的、以配送中心为枢纽的粮油连锁经营网络。
 
4、“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升现代粮食物流系统水平。要大力加快现代粮食物流设施的整合与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改造跨地区粮食物流通道,重点改造和建设粮食流入或流出通道,建设一批全国性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粮食物流基地,形成“无缝化连接”的粮食现代物流系统。同时大力促进粮食运输方式的转变,在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粮食“四散化”(散装、散卸、散运、散存)。适应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冷冻食品消费量的增加的需要,积极发展特殊的“冷链”物流方式,包括肉类、乳类和冷冻方便主食品等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系统。
 
第五,标本兼治,合理调控和驾驭农产品市场价格
 
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尤其是保持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是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的必要条件,也是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职能。从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出发,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基本目标应是:既要保持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又要保持其合理的价格水平;既要保障农业生产者稳定增收,又要保障城市居民能够承受;还必须要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升降走势,必须从宏观经济的高度合理调控和有效驾驭。所谓“合理调控和有效驾驭”的含义是:要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动态升浮的情况出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积极的干预,使其避免大起大落;或者说,不是片面消极的限制,而是主动利用“两只手”调控物价,使之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为增强宏观调控和有力驾驭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能力,需要谋划与实施配套的举措:
 
1、树立“包容式”调控思路。从现实条件出发,需要树立“包容式”思路。即:着眼全体国民,共享改革成果;着眼宏观经济,坚持抓大放小;着眼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善于兴利避害;着眼经济、社会与环境,实现和谐发展;着眼未来,实现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所谓“抓大放小”,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加强对大企业的监管;二是加强对大宗农产品价格的监管。粮价是百价之基,肉蛋奶是关系“菜篮子”轻重的主要副食品,都应列在大宗农产品的范围。对于这些商品的价格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和驾驭,使其价格保持基本平稳,不可大起大落。对于粮食,要继续坚持和健全粮食托市收购价格,继续完善粮食贮备制度,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主渠道”作用,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对于猪肉和食用油,要健全和完善贮备制度,并及时做好吞吐,发挥其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如是,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既避免“谷贱伤农”,又防止“米贵伤民”。与此相对照,要继续放活包括蔬菜、水果及小杂粮等生活日用品,坚持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价格的机制。这里要强调提出,对于众多品种的鲜活农产品,要从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的理念出发,推广产销直接。要健全靠近消费社区、便于购买的市场网络,以通过避免远距离运输减少物流费用,减轻产品损耗,降低流通成本,从而平抑市场价格。
 
2、创新“均衡式”调控方式。合理调控和驾驭农产品市场价格,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一项调控措施往往具有“两难”性,因此,应当着眼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为此,需要创新“均衡式”调控方式。首先是,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产销、供求基本均衡。特别是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三大谷物品种的供应,要坚持依靠国内为主的方针;猪肉和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结构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做到“适销对路”;在积极发展民族大豆产业的同时,根据需要进口国际市场大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满足对大豆和大豆油的需求。其次是,健全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并合理布局在产区和销区。现在的批发市场存在布局混乱、不合理的问题,致使产品迂回运输,加大运输里程,浪费石油,增加鲜活产品损耗,提高物流成本。再次是,城市化不可“消灭菜篮子”。城市化的方向完全正确,问题是许多地方在扩建城市中,不是重在充实内涵,而是偏重于“摊煎饼”式地扩展外延,致使居民的“菜篮子”被“消灭殆尽了”,造成百姓吃菜难。总之,要通过“均衡式”调控方式,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与销、供与求、城与乡、市场布局与居民消费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
 
3、健全“数字化”市场监管。监管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对管理者的思维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要创新“数字化”监管制度。即建立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基础上,制定管理措施,并通过制度、规范和机制,以及宏观调控实现管理的规范化。要通过信用管理和信息管理提高批发市场管理水平。旧法管理,促进创新化,形成信用化、信息化的高手段管理新体系。与上述相配合,还要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制度。市场准入性审批权,是由政府控制的,必须十分严格,就像通过“针眼”,以此作为市场的“守护神”,保证市场主体的良好资质;二是建立市场信用制度,通过信用管理和信息管理提高批发市场管理水平;三是制定市场管理规定或准则,包括市场主体行为准则、产品质量检测及其标准等;四是建立小宗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办法。小宗农产品价格,同样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加强监管与平抑措施。惩治假冒伪劣的不法行为,确保其管而不死,活而有序。
 
4、发展“现代业态”销售网。所谓“现代业态”销售,是指以现代市场体系为依托,以超市、连锁、配送为销售形式,以先进技术装备为手段的商品营销网络。从现实需要出发,要大力推广普及城乡一体化的连锁销售网络,改善农村购物环境。与此同时,要建立粮食等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流通现代化的一个
 
重要体现。它是指农产品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及其加工、包装、运输等每个环节的物质投入等,都有准确记录档案,供追溯和追踪。通过建立“现代业态”销售网络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经济社会意义重大:一是从制度上加强了农业生产者、产品加工者和流通经营者的责任心,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更多、更优农产品;二是提高市场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止假冒伪劣和不法行为;三是推广普及“农超对接”新形式。即:“农”--农产品生产者,直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超”--超市;或者“超”--超市,直接向生产者采购“农”--农产品生产者的产品;四是一旦发生事故,就可按照记录档案,进行检索查证,追溯原因和责任人。
 
5、发挥“对称性”信息导向。在现代社会和现代市场环境下,信息的导向作用迅速而巨大。要驾驭粮食和农产品市场价格,必须注重利用“对称”的信息手段,防止和避免信息误导舆论和市场。今年以来,在农产品遭遇全球涨价潮和国内某些品种蔬菜价格上涨的时候,游资乘机炒作,囤积居奇,放大了总需求扩张的效应和供求矛盾。此时不该发生的是,一些媒体充当“义务宣传员”,以不同形式发出不实信息,欺骗公众,在一定时间内放大了农产品波动的效应。本来,一些并没有多么必要的小品种蔬菜,因自然灾害导致供给暂时减少引起价格上涨,不少媒体小题大做,过度地渲染,误导了舆论。一时间,“逗你玩”、“算你狠”、“将你军”等网络语言满天飞,闹得舆论大哗,推涛作浪,起了不良影响作用。吸取经验教训,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及时、准确发布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以“对称性”信息正确导向市场价格。
 
6、培育“义利型”商业企业。这里重点指经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大中型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这些企业实力雄厚,覆盖广泛,网点众多,辐射力强,最有条件“呼风唤雨”,即操纵市场。它们最有可能置民生和社会稳定于不顾,或抬高价格抢购农产品货源,或囤积居奇干扰市场价格,以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近来,颇引人瞩目的是,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大幅涨价。其重要原因是一些著名大企业旗下的“福临门”、“金龙鱼”、“西王玉米油”等大幅度提价所致。对于这些大中型经营农产品的商业企业,在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义利”素质的培育和培养,促使它们树立辩证的“义利”观。即:既要具有办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心;又要具有关系民生、维持市场价格稳定的社会责任心。对于经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外贸企业,还要树立民族的责任心,决不可为追逐经济利益而不惜损害民族产业,更不允许勾结国外垄断资本推涛作浪、操纵国内市场价格。总之,为管理和有效驾驭价格浮沉,对于大中型商业企业必须进行素质的培育和提高,使他们的血管里流淌更多社会的、公共的“道德血液”。
 
7、加强“防范性”对策措施。措施之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价格预警机制和制度。要扩大预警覆盖的广度,加大预警监测的深度,做到事前及时预警防范。对于小宗品种的农产品也要加强市场价格预测和预示。措施之二是,切实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如前述,要建立健全布局合理、供应能力均衡、设施完备、便于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市场网络,避免鲜活农产品远距离运输或迂回往返运输。措施之三是,在必要时对于大米、面粉及其制品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市场最高限价,以确保市场平稳和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措施之四是,普遍发展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通过这种“民办、民用、民有”的新型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代表生产者直接进入批发市场办超市,直接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以减少流通环节,减低物流费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完善小宗农产品监管法规,提高农村经纪人素质,规范流通领域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使之更好地、更有效地为农产品流通服务。
 
第六,在深化改革中必须继续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毫无疑问,在国有粮食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将坚持发展多渠道、多成分、多形式、少环节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和新格局。然而,我国又必须不断强化国有粮食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主渠道作用,把主渠道与多渠道有机结合起来。这一主张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和粮情,是完全正确的而必要的:一是,农业和粮食大国的需要;二是,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需要;三是,建立健全粮食流通新体制和新机制的需要;四是,履行重大特殊任务的需要;五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的原理和粮食市场经济的实践都证明:那种认为加强粮食主渠道必然阻止粮食市场发展的看法,不仅违背客观实际,而且也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相悖。
 
大量事实和经验证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主要靠国有粮食企业,也只有国有粮食企业靠得住,靠得稳,让人放心。为继续加强和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我国需要继续培育和壮大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地方大型粮食企业,有力增强区域粮食市场调控能力;扶持和提升大批量的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配置和建立相当数量的粮食产业集群,形成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基地。国有粮食企业在发挥联合经营的过程中,企业体制机制必将创新,经营制度必将完善,资源配置必将优化。由此进一步派生出:现存呆滞资产将会盘活,多种优质资产将会用活,内在深厚潜力将会激活,促使企业结构层次由低向高过渡;市场竞争能力由弱到强转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由劣向优提升。大量经验证明,粮食购销企业与粮食仓储企业、加工企业及其他多类企业联合开展产业化经营,可取得优势互补的效果。例如,中央粮食企业与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联手互动、优势互补、开展购销、服务三农,就能开拓出一条高效益、低成本、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广阔途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就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条件,在公平、公正竞争中掌握充裕的商品粮源,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提供对路的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粮食“市场主渠道”作用:在粮食收购上起主导作用,在粮食价格上起引导作用,在供应市场上起稳定作用,在规范市场秩序上起带头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起载体作用,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上起保护作用,在国家粮食安全上起保障作用。
 
第七,倡导和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制
 
鉴于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带来许多问题,解决的有生命力的广阔途径是,倡导和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制。所谓新型合作制,是根本不同于“归大堆”型的传统合作制。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制是一个改革和开创的过程。无疑,需要坚持国际公认的合作制的自愿、自主、自助、民主、平等的基本原则;坚持“民办、民用、民享”的根本性质;坚持为农民社员和其他各种成员服务为宗旨。其本质特点包括:(1)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为农民提供优质专业化、系列化服务,像市场信息、适用科技、精深加工、储藏保鲜、农资供应、产品营销等。(2)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入社农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专业社可采取股份合作形式,资金和产品都折合成股份,实行“按股份分红制”,并对利润按照股份计算进行二次返还。这样,农民既是社员,又是股东,对于决策就拥有平等发言权,对于利润就拥有合理分配权。例如,农民可以把承包的土地作为股份入社,以“土地股份”取得红利,这既有利于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利于加强农民在市场上的话语权。
 
第八,树立科学消费观,创新“健康膳食”模式
 
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内涵。营养过剩与营养匮乏,同是导致众多居民失去健康的“祸根”。为保障民生,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必须倡导和树立科学消费观,采取“健康膳食”方式。所谓“健康膳食”,是完全不同于目前广泛流传的“保健食品”的概念,是以现代营养学原理为指导,以增强人体健康为目标,以促进人体营养平衡为核心,以对食物的文明消费方式方法为关键。可以说,这是人类“膳食模式”的有实质意义的进步。
 
鉴于目前我国粮食等食物生产、消费、营养等各个领域间还很不协调,致使我国居民目前在营养方面存在多种值得重视的五大问题:一是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并存。城市居民总体营养水平较高,有部分人营养过剩,然而,城市中也有部分人群存在营养不足。二是贫困农村营养不良状况严重,特别在中西部农村营养不良人口高达2/3以上;但是,农村中部分地方也存在营养过剩。三是在城乡与膳食结构相关的慢性疾病呈发展趋势,必须大力遏制。四是包括孕妇、婴幼儿和乳母在内的特殊人群营养状况不佳,必须尽快改善。五是公众普遍缺乏营养科学知识和正确理念。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营养不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存在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问题,营养状况地区不平衡明显,西部地区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21.6%,比东部高12个百分点;发育迟缓率30.8%,比东部高16.3个百分点。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为确保每个地区、每个家庭、每个居民都能得到有营养的、能保障健康的食物,目前国家应采取“四大食物安全行动”: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动力,整体提升食品工业。
 
以加大扶持力度为保障,改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粮食等食物安全和健康营养水平;以采用高新科技为支撑,推进全民食物营养强化行动;以多种宣教形式为引导,大力普及科学膳食知识行动。
 
第九,大力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
 
为适应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开辟我国生物燃料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鉴于我国发展第一代生物燃料乙醇遭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必须开辟“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第二代生物燃料”。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是发展“清洁能源”;二是开拓“再生能源”;三是替代化石能源;四是开拓“能源农业”;五是增产“绿色柴油”;六是广辟农村能源;七是点燃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之,将开辟“绿色油田”、“绿色气田”和“绿色煤田”,并对建设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一条广阔新途径。
 
我国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需做到“四个抓好”:一是大力抓好现有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二是大力抓好新增生物质能原料的开发利用;三是大力抓好包括液态、气态、固态等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供应;四是大力抓好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销售和消费。其中,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环节是开拓“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新型生物燃料资源。当前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涉及原料生产开发、科技攻关、组织农民、健全服务,以及产品销售等,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给予有力支持和推进,积极稳步地实现“五化”:一是广辟和发展生物燃料资源,夯实原料基础,尤其是要大力开发利用“边际性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多元化;二是加强难题攻,关和科技研发,突破技术关键,尽快降低酶解糖化经济成本较高和优化提高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等问题,实现成本低廉化;三是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化;四是大兴现代服务业,包括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力度,降低经营成本,实现服务社会化;五是创新体制和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市场运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销市场化。
 
第十,扩大财政扶持规模,完善“奖补”政策
 
  加大对“三农”、特别是对粮食产业的财政扶持规模,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主产区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必要措施。要继续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四项补贴”政策。2009年,全国四补贴总额已经增加到1230亿元。今后,对财政扶持和奖励要加大力度、完善方式、扩大范围、提高标准。为把“奖补”用在刀刃上,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要继续坚持,并完善奖励办法。国家提供的奖励和补贴要与粮食产量、外调数量直接挂钩,以真正实现其目的,逐步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状况,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最佳目标。除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惠农扶持措施之外,提出二项新建议:第一项,国家建立农业粮食结构调整基金,资金来源由粮食主销区和国家公共财政提供资金组成,以支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的食物产业的发展。第二项,国家建立青年农民农业粮食产业发展基金,以鼓励、培育和支持一批青年农民安家于农村,致力于农业,成为农业粮食稳定的产业大军。(20110501)
 
责任编辑:刘康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