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最基础的子系统,是其他各子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主要载体,是联系各产业、各地区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国民经济大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交通事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我市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全面小康发挥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运输保障作用。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启了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交通如何在新的发展时期担负起先行军的历史重任,是摆在交通部门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本文旨在对改革开放30年来交通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发展规律,明确今后一段时期交通发展思路,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并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立新功。

 

一、大交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交通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步复苏期、修复改善期和加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交通的连续高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实现了变化最大、成效最明显的历史性跨越。公路、航道网络已成体系,港口、客运站场等运输枢纽布局基本到位,加上沪宁铁路和常州奔牛机场,基本形成了以铁路、高等级公路、干线航道为主轴线,农村公路网络为延伸,空港、长江港口、客运站场等枢纽为节点,公、铁、水、空共同发展的、立体化的大交通格局。


  1、公路建设大推进,进出快捷通畅。197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仅717公里,且大多为土路面或泥结碎石路面。改革开放后,公路交通实现了恢复性发展,以解决城市出入口道路和干线公路拥堵路段为重点,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国省干线公路,1989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18公里,是1978年的1.7倍,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运输瓶颈仍十分严重,交通运输处于全面紧张状态。进入九十年代,公路交通突出加快发展主旋律,加快以沪宁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交通大走廊、大通道建设,特别是十五以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呈现井喷态势,至2007年底,先后建成沪宁、锡宜、常澄、宁杭、扬溧、宁常6条高速公路,基本完成国省干线公路等级化改造任务,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跃升至6732公里,是1978年的9.4倍,其中高速公路221公里,一级公路558公里,二级公路1095公里,初步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和五纵八横一环线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全市公路密度达153.9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全省公路密度高出18%,为公路交通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


  2、水运事业大跨越,实现连江通海。我市处于苏南水网地带,尽管河流密布,但航道弯多水浅,且基本处于原始和自然状态,通航能力较差,沿线也缺乏专业港口。五五后期至六五期末,重点抓了航道拓浚整治和内河港口发展,至1990年底,主干线航道能通行60吨级船舶,建成25个内河专业港口,年吞吐量达1600万吨。八五九五以来,实施三主一支持发展规划,对京杭运河常州段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和市区段南移改线,建成全市首条三级航道,最大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大大提升了黄金水道的运输主通道作用;90年代末,按照市委、市政府沿江开发、连江通海战略,加快长江港口建设,自1997年起陆续建成16个生产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设计年总吞吐能力达950万吨,同时具备集装箱年吞吐能力18万标箱,常州港于2003年实现国家一类口岸开放,结束了常州无开放口岸的历史,从此具备了连江通海、对外开放的关键条件。


  3、城乡交通大发展,县域四通八达。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交通大致经历了乡乡通公路、乡乡通油路、乡乡通等级路、县乡公路网络化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通过修建通村路,消灭断头路,农村公路从羊肠小道到砂石公路,再到沥青、水泥公路,至2007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5127公里,全面实现了辖市(区)通镇二级公路、镇通镇三级公路、镇通行政村四级公路、重点乡镇在30分钟内驶上高速公路的目标。加快发展城乡运输事业,至2007年底,全市已拥有二级以上客运站8个、农村客运站10个,三级以上客运站实现联网售票,全市1104个行政村全部通上客运班线,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率达74.7%,中高级车辆比例超过90%。城乡交通体系的完善,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区域影响力正在日趋显现


  改革开放30年的交通事业发展,使得我市昔日那种交通闭塞的状况彻底改变,同时作为全国重要的枢纽节点城市,覆盖全市、沟通全省、辐射周边的立体运输网络悄然形成,使我市交通区域影响力日趋显现。


  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八十年代末,我市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左右,交通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2%左右,仅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左右;到八五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市经济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15%,交通投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4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以上,其中2003-2007年的5年间,交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左右,投资总额达242亿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前25年总和的2.5倍。马克思说过,运输业是除了采矿业、农业和工业以外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因此,交通运输业本身就能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国民收入。至2007年底,全市客运汽车数量、年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分别是1985年末的83倍、5倍和8倍,货运汽车数量、年公路运输量和周转量分别是1985年末的7倍、4倍和7倍,港口吞吐量是1985年末的9.09倍,交通运输活动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经营等方面带来的交通运输收入或运输增加值,对国民经济提供了直接贡献。据测算,仅常州港每年可为本地企业节约数千万元的运输成本,并带动数十亿元的物流,每年增加关税数亿元,有力促进了常州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产业前后向关联的角度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前后向波及的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消费的角度看,前后向波及效果使有关部门扩大生产,提高效益,使这些产业的从业人员收入增加,消费相应增加,从而引起社会内需、消费的增加。


  二是对产业布局调整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从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看,交通被动支持城市建设已经向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方向转变,交通的发展在不断地引导城镇的布局方式、空间拓展以及产业集聚模式的调整。通过在高速公路、新运河、长江港口、常州机场共同构成的交通大走廊、大通道和大枢纽沿线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特色园区,加快了产业区位选择和集聚扩散,成为走廊经济、道口经济、交界经济的催生剂,形成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312国道、京杭运河为主轴线的沪宁产业带和以长江航道、沿江高等级公路的沿江产业带,加速了区域经济均衡化、一体化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大交通格局的形成直接引导了国土均衡开发,大大拓展了沿线纵深发展的空间,改变了以往东西强、南北弱的局面,拉开了以主城区为中心,南北新城为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同时极大地缩短了不同地租区域的时空距离,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偏远地区获得与中心地区相接近的区位条件,促进了地租差别的逐渐减少以及国土的均衡开发。如312国道和运河市区段南移改线后,武进湖塘地区房价已是该项目实施前的1倍多。随着高速公路网络、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和农村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路况等级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水产、花木在洮滆两湖平原发展已经形成区域优势,夏溪、嘉泽、尧塘等乡镇12万亩的花木运销到全国,农家乐等农村休闲旅游经济形式遍地开花,宁常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茅山老区经济插上了腾飞之翼。


  三是对区域枢纽地位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随着大交通格局的建成完善,我市作为苏南地区的核心地区之一,进一步确立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与苏中、上海、浙江共同形成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并较好地融入了已经成型的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交通圈千里江苏一日还已经成为现实,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全国42%的同期水平,到2010年将达到65%。常州特有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中的承接上海辐射向苏北、内地传递辐射的双重地位,大大扩展了我市产业结构的经济腹地。长江常州港已是常州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相关产业积聚区,参与上海组合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喂给港,辐射效应不断放大,成为我市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


三、跨越式发展具备实践经验


  这些年,常州建设大交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最关键的就是坚持运用了解放思想这一实践利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进行适应性和战略性调整,在加快推进中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并为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军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思想解放,为交通加快发展形成合力。长期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主要由交通部门独家负责,人财物十分有限,发展严重滞后,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交通部门认识到要加快发展、提升地位,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将思想解放作为首要任务,逐步从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求稳怕乱、怕冒风险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跳出常州看交通、跳出行业看交通,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办法和措施都大胆试、大胆用,解放了生产力,使全市交通建设在规模、等级、质量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交通支撑、先导、服务作用的不断体现,要想富,先修路公路修到那里,经济发展到那里,经济发展到那里,公路延伸到那里的认识深入人心,交通建设由部门和行业行为逐步转变为政府和社会行为,在全市形成了全党动手、全市动员、全民办交通的氛围,体制、政策、资金、审批、拆迁等方面的难题迎刃而解,为交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正是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使我市抓住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交通发展由七十年代末的滞后到九十年代初的基本适应再到目前的适应阶段,实现了历史性蜕变。


  二是必须坚持体制改革,为交通加快发展注入活力。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交通管理面十分狭窄,施展不开拳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市组建了市县公路、航道、港航监督、运输管理等机构,建立了乡镇一级交管所并调整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交通三级管理网络,基本实现了对公路水路客货运输业、搬运装卸业、汽车维修业、运输服务业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等领域的全面管理。八十年代后期,为适应交通投资迅猛增长的需要,交通部门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框,闯出了一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交通发展的新路子。八十年代末利用世行贷款实施苏南路网改造,九十年代起依托普通公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建立收费权质押贷款的融资机制;常漕公路首次引入外资,金宜公路采取一路一公司方式,在运河工程、录安洲港区工程采用BT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新世纪初组建交通产业集团开展土地收储开发、交通项目贷款、资产保值增值,确立了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经营交通理念,逐步建立了多元化、市场化的市级交通投融资渠道,为交通持续高强度投资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九十年代后期按照政府机构改革部署,进一步加大了部门职能转变和政企分离力度,国有资本逐步从交通企业退出,完成公路、航道等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理顺了交通行政管理体制,为交通指导全行业的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为交通加快发展增加助力。改革开放初期,交通作为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工程建设、运输生产实施人海战术,对土地等资源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为提升交通发展质效,交通部门确立了科技强交战略,通过加大装备投入,开展科研攻关,广泛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交通建设机械化水平的同时,有力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仅近五年来,就投入科研资金2596.5万元,实施技术攻关项目29个,形成科研成果20个,高速公路、运河改线等一批重点工程达到了全国领先、省内一流水平。逐步融入生态、节约、景观、旅游理念,在交通建设中,科学规划,优化设计,积极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交通。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工程全面贯彻路航工程联动、交通水利兼顾指导思想,节约土地1.4万亩,节省投资10亿元,建成沿河分布的城市绿肺;宁杭高速公路建成国内首条生态路,宁常高速公路利用嘉泽花木之乡优势借景造景,沿线10.3公里、1600亩苗圃成为绿化带,被专家誉为森林大道、彩色之路;推广应用废旧沥青和路面改造技术,应用橡胶路面和利用水泥地基进行沥青路面改造,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必须坚持两手齐抓,为交通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交通部门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创新创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班子、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拓展到三个文明一起抓、执政能力、学习型、文明创建、廉政建设为主要载体,提升到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党建三为工程工作品牌阶段,突出为党旗增辉、为交通奉献、为社会服务主题,依托品牌化战略、项目化管理、信息化提升路径,达到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满意、让社会满意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交通部门始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作确保交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逐步形成了在新形势下抓教育、制度和监督的科学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交通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进性不断增强,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率先,争创一流,为交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四、现代化之路仍需交通先行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社会进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建设一个优良的、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运输体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给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十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常州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市委范书记在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向全市发出了进军现代化的动员令。对照这一宏伟目标,交通部门必须继承发扬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优良传统、实践经验,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在常州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继续保持先行。


  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交通自身发展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效能和比较优势。常州区位优势明显,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空港资源丰富,条件优越,交通发展正处于各种运输方式由竞争走向合作、由独立发展走向综合的高级发展阶段,已经具备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条件。因此,常州交通服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达到能力充分、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管理科学、节能环保,提供更便捷、更舒适、更均等、更经济、更安全的交通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需要。


  一是坚持不懈地走率先发展之路。根据各国的历史经验,生产力水平越高,越是现代化,越是要求基础设施超前发展。按照在解放思想上快人一拍,在科学规划上高人一筹,在质效提高上先人一步,进一步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即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劳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有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要建设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近期加快两高两铁两站、苏锡常南部通道、常宜高速、三级航道网整治工程、国省干线公路网提档升级工程、录安洲港区、京杭运河东西港区等重点工程建设,使交通网络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优化,向开放的--一体化网络发展。要抢抓京沪高铁、沪宁城铁建设契机,大力建设基于综合交通枢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要建立便捷高效的运输系统,客运主要由高等级公路网络和区域轨道交通共同承担,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机动性较强、多方式的快速客运交通体系,实现区域公交化;货运主要由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网络、干线航道网、铁路和航空承担,建立公、铁、水、空方式齐全的高效物流中心体系,实现生产-运输-消费市场的紧密衔接。近期按照一体化思路,急需整合常武地区的客货运输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信息联网、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统一运输市场。


  二是坚持不懈地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交通运输资源,推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总体效益和服务水平,包括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  要加快促成政府和市场在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中的合理分工,建立与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属性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深入研究控制和化解交通债务高风险的对策,加大对交通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鼓励支持和引导国有、民营和其他境内外投资者投资交通基础设施。要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交通运输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交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主体和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推广生态设计、低路堤、公路与航道建设统筹安排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力争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要实施信息领先战略,基本形成综合运输的ITS框架和理论体系及ITS标准,实现规划、管理、运营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三是坚持不懈地走人本发展之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优先考虑人的需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政策支持和扶持,优先发展大容量运输,优先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要加快交通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质量为先、服务至上的行业价值观,形成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创新进取、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行业精神,为构建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健全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规范、交通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管责任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或体系,降低一般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损伤程度,不断降低交通公共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要推行更大范围的便民服务措施,如实行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优化普通公路收费站布局,采取收费不停车、一卡通,保证服务区加油不堵车等。


  四是坚持不懈地走和谐发展之路。常州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密度是全省的1.1倍和全国的6倍。因此,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出发,使交通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保持和谐,注重绿色发展,优化整合环境、土地、岸线等资源,注重交通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航道和现代港口、景观大道、绿色走廊,积极推进土地、岸线、能源、材料以及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结构。

 

责任编辑:麦唛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