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世界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多年封建帝王统治的历史也随之结束,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在历经了15年漫长而艰难的谈判后,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从此中国对外高度开放,并逐渐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面对风云突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企业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进。中国凭借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积淀和其造就的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以惊人的经营活力和高效的中国模式,在竞争中不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成功地屹立在了世界经济之林。
随着中国钢铁产能不断扩大,加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侵袭,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到国际经济分工,并在很多行业同中国的产品产生了同质化的竞争。作为大宗商品的钢铁产品在出口上与其他产品出口一样,都面临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和争端。
国内方面,产能严重过剩,出口受阻,“高端无能、低端无序”的状况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存在。实际需求不足以消化过剩产能,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国内现货市场涨涨跌跌已成常态,传统型钢铁贸易其盈利水平会越来越微薄。受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影响,钢铁市场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各地区的钢材价格更加透明,这样亦直接导致一些利用时间差和地域差来赚取利润的企业从此经营变得愈加困难起来。
另外,中国的钢材期货自2009年3月底上市以来,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钢材上市交易的线螺品种的金融属性进一步扩大,每天的行情直接左右现货价格,在2010年,将会有更多的群体参与期货交易,钢材期货对市场的影响度也将会进一步加大,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原有的销售模式和思维模式均将面临新的挑战。钢铁期货发展也直接导致钢铁市场的流通资本环境发生变化,金融资本通过钢材期货介入钢铁流通领域中,游资配合炒家的手法使期货市场的走势更加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对后市行情走势分析、判断的难度。
经历了40年之久的铁矿石长协谈判机制将在今年戛然而止,最后的救命稻草也在矿企的强势傲慢中飘零而去。此时中国钢企懊悔的可能不是谈判机制的丧失,更多的可能是在若干年前就应该做的事为什么到现在什么还没有做。近几年的铁矿石谈判“年年谈判年年涨,涨幅多少矿商想”的现实结果,每一次冗长的谈判过程都那么的纠结人心。这样的结果有点出乎意料,但又是情理之中。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第一大铁矿石消费国之时,整个钢铁行业还是停留在追求高产量阶段,当我们还在量上得意之时,在模式上已经被别人掐住了脖子。如果长协机制不复存在,我们将无计可施,未来指标定价的三个指数也与中国无缘,当日本海运巨头掌控铁矿石海上运输,作为高端产品的汽车、造船等用钢被宝井系垄断,所有这些或是中国钢铁企业面对国际矿企取消长协价机制而徒然无奈的最好诠释。“历史有时会惊人的巧合”,1999年中国DVD行业被动地面对日本电子厂商的6C联盟表现出来的束手无策就是今天中国钢铁行业历史的重演。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