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后,下一棒会传递哪里?
天津当仁不让,未来十年,中国钢铁物流看天津!
请允许记者用这种略带武断的判断来描述这座城市,亢奋、妖娆、丰满,不甘寂寞,这一系列感性的辞藻无法描述天津薄发前的厚积,城市定位、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集散、人气聚敛,所有钢铁物流中心所必须的要素。天津都已准备好了。
天津历来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钢铁传统集散地之一。
根据中国联合商务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的分析,“上海、天津和广东是我国传统的三大钢铁流通市场。”上海、广东的钢铁价格是全国钢铁市场的主导。天津钢材市场虽多,但基本以地摊式现货交易为主,规模小、档次低,信息难以共享,钢铁价格信息在全国的影响程度很低。
而且在过去十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钢材市场,以乐从钢材市场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逐渐显现集约化整合特征。但在天津,由于北京、西安、郑州等钢材市场的分流效应,天津的钢材市场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但时代再次给了天津发展的机遇。
2006年4月27日,国务院确立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十一五”战略的组成部分。滨海新区提出以物流拉动市场,以第三产业带动制造业的远景规划。天津将构建以港口为轴心的区域物流网络,加快九大物流园区建设。
昨日的上海,今日的天津。十年前的上海政策环境此时在天津依稀可见。
上海钢材流通中心的形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需求的巨大拉动,而此时的政策刺激效应在天津正在逐步引爆。而且背依环渤海的建筑、机械、化工、电子、汽车、造船、轻工、外贸等用钢大户,根据马忠普的预测,这将为天津产生近两亿的钢材需求。
谢斌满,天津市津辰钢材市场有限公司招商部经理,来自福建。在与本报记者的交流过程中,他告诉记者,“天津本身就占据钢材贸易的地理优势,现在依托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滨海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天津的建设如火如荼,这种外部环境正是建筑材料行业快速成长所需要的,对钢贸商而言这正是大展宏图的良好时机。”
另一来自南方的贸易商认为天津的金融环境更适合成长期的钢铁贸易行业。“在上海,钢贸发展趋于饱和,银行方面对我们的贷款支持条件相对比较苛刻,而天津作为一个北方经济中心,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在获得金融支持方面相对容易些。”
作为国内钢铁物流行业的主力军,闽商的天津布局在昭示着自我灵敏的商业嗅觉,也在影射着天津的钢铁物流未来。闽商在天津的数量成倍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天津仅闽商就有近1000家之多,他们在天津钢贸行业已经成为主力军。
“供给决定天津钢铁物流业态自然形成。”天津地区钢铁行业资深观察员杨延龄认为,“从资源合理流向来看,占国内钢产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东北都是钢材调出地区,由于天津水陆交通的便利,东北钢材陆路运输营销的第一站首选天津,加上冀、蒙、晋、京钢材销向消费重点地区,又以天津为中转集散地之一,这也将促进天津钢材贸易发达。”
天津成为第二个上海的理由已经足够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已经成为传说,上海成功元素在天津的聚集只能代表潜力,如何借力上海,走出天津模式成为天津钢铁物流未来发展的关键。
实行配送服务已是钢材市场必备平台之一,天津在此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宝钢、武钢等投资建设加工中心和物流分拨配送的战略规划已开始实施,更多钢厂的探索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钢、五矿等国内重要钢材贸易商的钢材加工生产线已投入运行。“全球未来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都集中在北方,全球未来的造船业基地在天津,中国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必然是环渤海地区,所以天津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钢材消费的中心已经浮现。”杨延龄分析。
上海虽雄踞中国钢市风向标城市地位20年之久,不过天津的雄心更加宽广。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的钢市风向标不可能只是中国国内的风向标,而要成为亚洲钢市的风向标,而最适合的城市就是天津。“这是因为北方是向亚洲出口的生产基地,北方的钢材不可能先运到上海,再转运给亚洲其他国家,从天津直接出口是必然。这种背景下,以出口转型为主的钢厂和钢贸商都要向天津聚集,这必然确立天津在亚洲的风向标位。”
尽管天津赶超势头明显,但是与老大上海相比,仍存在自身的差距。
杨延龄分析,上海以浦东开发为契机,进行了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生产总值超过天津几乎一倍。其中包括钢贸在内的第三产业,上海更是高出天津将将近3倍。天津要形成目前上海的规模与市场条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业内热议的“天津价格”的形成,杨延龄在认为“天津价格”必然会形成的同时,也提出三大担忧:天津地区交易地与钢厂距离过近,钢厂品种价格强势地位充分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着“天津价格”的独立性;天津基本以现货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价格影响力有限;天津钢贸行业整体凝聚力偏弱,具有领袖地位与气质的钢贸“大鳄”尚待浮出水面,在钢贸经营运作、人才素质方面与上海相比,也有不足。
对此,业内认为,今后行业的发展天津钢铁物流的发展,不仅仅要满足于走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带来用钢需求增长的老路,更要在自身软实力提升上下功夫。在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建设等软实力建设方面,天津要向上海学习,形成期货及中远期合约交相影响与参照,增强影响力,而不仅仅是靠现货市场的发展。
此外,专家建议,天津钢铁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周边经济发展的响应,要与周边形成联动。比如,上海浦东经济区开发前周边省市已有了较强的经济基础,江苏,浙江等已形成了上海为传导辐射源的经济群落,随着浦东的开发,更加刺激了周边经济网络完善与配套,基础建设用钢与生产材料用钢的递延与输送形成梯次,结构鲜明品种齐全供需市场。而与苏浙两省相比,天津的周边地区冀鲁辽等省无论在GDP还是在钢材需求最大的第二产业总值方面都存在差距。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