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谁束缚了我国自采矿手脚

    在进口铁矿问题上纷纷扰扰的10年中,充分利用自己国家资源,加大国产矿力度的呼声不断,国内频频报出的新铁矿勘探成果也不断振奋人心。但纸上的东西毕竟解救不了上千座高炉的肚皮问题,进口矿数量还是逐年增长,国产矿大比例顶替进口矿的效果并不理想,新的产能接续不足,自然寻求进口矿。按理说国内已探明的180亿吨铁矿可规划资源储量,足够现有钢铁产能用上十几年。但实际资源储存条件、现有的政策导向、矿山生存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都可能使不少真正的投资者裹足不前,优势没有转化成胜势,买矿还要继续下去。

    不可否认,我国近代百年矿山开采历史进程中,赋存条件好的浅层矿藏绝大多数利用殆尽。这些年国际铁矿价格迅猛攀升带动了国内矿山普遍赢利,各行各业纷纷投资都想捞一票,可以说国际矿山巨头炒高了矿价后歪打正着地带动了国内矿山热。试想将铁矿石到岸价打压到80~100美元/吨后,还有几家矿山赚钱?

    今年一季度钢厂业绩纷纷公布,宝钢赢利4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亿元;鞍钢赢利为0.7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九成;武钢赢利为6.1亿元。而三大钢厂中基本原因都是上游原料上涨,钢材售价覆盖不了成本升高,造成赢利下降。如果说宝钢、武钢两个钢厂没有自有矿山或自有矿山能力严重不足的话,受绝大多数进口矿价影响较大,情理之中。而鞍钢前段公布“自有矿山提供85%的精矿粉,具有铁矿资源93亿吨,对国际铁矿价格变动敏感性低”的宣传,显然再归罪“进口矿石现货价180美元,较去年90美元涨了一倍,带来成本大幅升高”就有些牵强。那么只能猜测为即便有自有矿山也不赢利,成本接近180美元,如果不是,则是鲅鱼圈项目没有进入赢利期,否则赢利不会悬殊如此之大。

    国内新探明铁矿石储量的消息,的确在这个敏感时期给我们带来振奋。毕竟被国内勘探企业已经在我国勘探网格划得很细密的情况下,还有新的发现所鼓舞。但鼓舞归鼓舞,实际操作还要看赋存和开采条件,也就是说能拿出来多少矿。以最令人兴奋的本溪50亿吨储量超大铁矿近期披露的消息看,主矿体深达2000多米,平地公共汽车要跑23站地,别说垂直打井提升难度与开采成本了。据说招拍挂时被深圳某公司拍走,即便投入巨资后能否赢利还是未知数。其他新的资源地多数偏远和开采难度较大,需要大量基础建设和资金投入,不能很快形成生产规模能力。且在政府政策导向上,实行招拍挂自然是向市场化运作前进了一大步。但还有个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评价考量问题,不能完全看谁给钱多就拍给谁。铁矿石产品除作为重介质在煤炭洗选中极少量应用外基本应用于钢厂。那么,对于资源利用和综合效益出发起码优先于钢厂和实力矿业公司,政府部门不应助长炒作甚至倒卖之风。我国各地倒卖矿山造成资源闲置,环境破坏,腐败滋生的现象还少吗?

    开矿多数除注重生态环境,避免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外,还要注重企业生存环境,形成良好投资环境。尽管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矿山纠纷问题剪不断理还乱,耗费精力不少,有些是矿山本身侵害当地利益,有些是当地不断索取侵犯企业利益。一哄而上的个体民企越界开采蚕食国家资源,轻则断水断路,重则停工停产。这其中造成权力寻租问题不少,企业得来的资源反成包袱,制约了国产矿开发步伐。

    上述开矿中的问题,使得不少钢厂转向环节相对简便的海外买矿。虽然推高矿石价格,但只要整体成本划得来,拉来品质更好,批量更大,更有利于高炉用料的进口矿,省去更多烦恼。从这个角度讲,买矿还要继续。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