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如此包装要不得

    16年前,赵丽蓉的小品 《如此包装》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笑。16年后的今天,另一部 “如此包装”正在各大城市上演,可带来的却是骂声一片。

    4月22,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北京部分影院爆米花的包装含有大量荧光增白剂。据了解,一些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用回收废纸做原料生产爆米花桶。为了让杯子看上去更白,就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

    荧光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剂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能致癌。据知情人士曝料,几乎各大城市影院的爆米花筒都含有荧光增白剂。

    对此,恨铁不成钢的网友戏称: “哥看的是电影,吃的却不是爆米花。”

    5月5,上海市质监部门对上海麦尔乐纸制品有限公司开展突击检查,当场查封荧光剂超标的爆米花纸桶8万多只。但这8万多只问题纸筒的 “问题”来自哪里,却没有定论。麦尔乐方面坚称,问题纸桶属于来料加工,提供原材料的是荣仁公司。但麦尔乐没有和荣仁签协议,也没有要求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现在是有口难辩。

    而荣仁方面也大呼冤枉。其负责人表示,荣仁只是麦尔乐的销售商,麦尔乐的产品原料完全由其自己负责。

    看来,这又是一个 “三角债”关系。抛开两家公司的扯皮关系不谈,我们先看看监管。麦尔乐是一家经过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QS)认证的公司,应该是被纳入监管体系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些劣质产品如何通过鉴定?鉴定之后又是如何监管的呢?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董金狮秘书长表示,是质检部门和工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质监部门应该主动出击,不能等产品出了问题才想到 “查一查”,工商部门应将固定抽查模式变为随机购样的检查模式。

    其实,此次曝出的 “爆米花桶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部分一次性餐盒、纸杯、各种食品的塑料包装袋等问题可能更为严重。董金狮介绍说,我国每年一次性餐盒的消费量达到15亿个,但合格的仅仅达到一半。

    食品包装是食品的 “贴身衣服”,是食品流通过程中必要的工具之一,其质地、材料以及工艺标准对食品安全都会产生至关重要影响。而食品安全又关乎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生产、流通的一切环节,都应该在政府的严格监控之中。

    实际上,我国 《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一系列配套措施及标准等,已足以覆盖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但为何食品安全事故还是却层出不穷,且后果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呢?根源是利益驱动,导致的市场诚信体系缺失,加之监管不严造成的。

    对此,笔者认为,国家首先应该制定一套可行的包装生产标准和法规;其次要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体系和惩罚措施,尤其是惩罚措施。刚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加大了食品安全犯罪的惩罚力度,食品包装同样属于食品工业的一部分,其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也在加大。

    套用刘伯温的一句 “乱世需重典”——食品行业亦需 “重典”。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