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现代流通与国家竞争力

一、现代流通的理论内涵

 
  现代流通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9年历程的今天来看,它不仅是一个先导性的产业,而且应该成为我国从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先导型经济的一个重大战略。我国提出要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深层次、更为根本性的是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而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的核心就是流通先导型经济的确立。
 
  1.何谓现代流通
 
  所谓流通,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畅的通路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流通是人类社会物质运动和流动变化过程的总和,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所谓现代流通,是蕴含在商品中的智能和技术的含量提升,使更多的“无形商品”、“无形资产”、“虚拟经济”等非物质载体构成了流通的新空间。现代流通是流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混沌化的大流通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已经从一条生产线、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世界,国际分工以追求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前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实现流通的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和虚拟化,从而极大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在这个阶段,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同构成现代经济的两个轮子。
 
  2.现代流通的理论内涵
 
  现代流通的理论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
 
  (1)现代流通是囊括有形与无形要素禀赋的全要素流通。过去流通中的要素禀赋以有形的、刚性的、有物质载体的形态为主,如以有形商品、有形货币、有形资本、有形资产的流通为主。现在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禀赋进入了流通,如无形商品、无形货币、无形资本、无形资产以及由此构成的虚拟经济等进入流通。
 
  (2)现代流通是面向全球市场的全开放流通。如果说过去流通受容量和密度、规模和速度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那么当代流通通过高科技、高智能和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把几乎所有国家的分工和交易都纳入了国际化大流通的轨道。
 
  (3)现代流通是涵盖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流通。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对独立的形态逐渐隐退,其边界愈益模糊。进人流通的要素禀赋特别是以无形为特征的流通物的迅速扩张,使流通的规模空前膨胀,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日益融合,社会分工和交易都被流通的囊袋所吞食。
 
  (4)现代流通是以消费需求为周而复始起点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流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要素禀赋是凝固的、不流动的、刚性的,整个经济状态是短缺经济,必须拿短线产品来平衡社会关系,流通是以生产为起点的分配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消费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过程,消费需求是现代流通和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的起点。如何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崭新的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经久不竭的动力之源。
 
  在这样的理论内涵下,现代流通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先导。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在全球具有话语权,实质上是因为其流通生产力的率先发展,在开拓国际市场中起到了先导或导向作用,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由此构成了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区域应该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本流快速集聚和集散的中心,是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智能化、多维化现代流通的中心。一个地方的流通越发达,经济社会就越繁荣,就越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美国之所以强大,其经济力量和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来自其流通先导型经济和强大的现代流通能力。美国GDP占全球GDP的34%;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达62%,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达64%,占全球贸易结算中的货币分布达66%;美国股市市值占全球资本市场市值的52%,期货市场有全球定价权;美国石油储备达到7亿桶,占全球储备总量的50%;美国黄金储备量达到8000吨,位居全球第一位(全球黄金年生产量为2500吨,我国为600吨);美国是货物贸易第一大进口国,第二大出口国,是服务贸易第一大进出口国,2005年出口3533亿美元,进口2887亿美元,顺差645.7亿美元;在文化产业方面,美国控制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2006年经常账户赤字达到8000多亿美元,每年至少流入5500亿美元,以更低成本的资本,支撑着美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率约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5年已达42%,全国城市总量为660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71个,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279个,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210个,建制镇20600个。基本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城镇总人口达到近5亿人。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只相当于1850年的英国、1911年的美国、1950年的日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约10个百分点,低于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20个百分点。
 
  二、现代流通与国家竞争力
 
  1.现代流通能力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现代流通能力。能否加快现代流通的发展,成为提高经济运行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在我国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中,应加快推进现代流通进程,把由生产决定型经济转向流通主导型经济,实现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就成了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能否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流通体系,塑造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是对各级政府新的挑战。
 
  我国要想经济上实现快速发展,要想降低发展的成本,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只有发展流通先导型经济,改变过去分割的、凝固的,各种要素禀赋不流动的经济运行状态。
 
  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来自于制造能力的提高。世界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在产业转移、要素重组的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三次大的商机。包括纺织品产业的转移和IT产业的转移,现在又面临着世界服务品流通要素重组即服务外包的商机。实事求是地讲,现代流通发展也是制造业的发展。我国还不是流通先导型的经济,我们的流通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都还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物流平台或者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我国的物流还处于分割状态,我们的市场在某种情况下处于垄断、分割状况,流通不顺畅,流通成本高昂。同时,现代流通中我们的研发能力、品牌创立及开拓、组织跨行政区、跨国界的现代流通能力还不足。
 
  现代流通能力不是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一个怎样合理设计流通的流程及其组织形式,合理组织货物流通及无形的商品流通、服务流通、资本流通、人力资本流通等各种要素流通的重大课题。过去,把商业做成低端产业、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简单劳动的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流通、现代商业是高端产业,是先导性产业。
 

 2.现代流通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越发达,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现代流通在经济运行中的先导或导向作用,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由此构成了国家持续增长的竞争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现代化的大流通;只有现代化的大流通,才能带动现代化的大生产,现代化流通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没有流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运行效率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
 
  总起来看,经济资源和要素禀赋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现代流通被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迅速,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被打破,国际化的现代流通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经济全球化是流通发展到更高阶段出现的必然结果。
 
  3.国家和区域流通竞争力的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流通的竞争力体现在商流、物流、信息流、人力资本流都占有主导权,它的经济是流通先导型的经济,是依靠市场去实现价值的经济。众所周知,在跨国公司500强中,美国跨国公司占了1/3在100个最有竞争力、最有价值的世界品牌中,美国企业的品牌占了2/3,这就是现代流通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创造流通先导型优势产业的能力。能够形成现代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技术集成、要素集约、分工集中、资本密集、功能完善、服务配套、专业分工细密的高地。
 
  (2)创造现代流通和现代营销的能力。包括金融资本、商品、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禀赋的集中、集聚、集群和集散,社会化物流体系或平台、信息传输速度、交通等方面。
 
  (3)创造现代服务的能力。包括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品、服务业提供服务商品及服务品的生产和流通能力。
 
  (4)创造现代制度文明的能力。包括政府管理制度、现代市场制度、现代社会信用制度、现代流通的制度基础等。
 
  (5)创造人力资本流通、居民福利最大化的能力。包括生活成本、生存环境、购物环境、居住条件等。
 
  (6)创造循环经济与和谐经济的能力。
 
  三、推进现代流通,提升国家竞争力
 
  1.推进现代流通,提升国家竞争力
 
  (1)通过发展现代流通,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和区域共享各类资源的能力。如制度规则共享、标准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资源环境共享等。
 
  (2)通过发展现代流通,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和经济区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如建立品牌、信用、供应链体系。
 
  (3)通过发展现代流通,可以提高要素重组和存量资源重构及各类资源利用的能力。如日本的东京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4)通过发展现代流通,可以提高国家和经济区域的凝聚力、带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如建设现代港口城市、现代商业城市、现代旅游城市、现代工业城市、现代文明城市等。
 
  2.现代流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跨国公司——更加全球化的跨国界流通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通过强大的跨国流通能力成为主导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和利用全球资源、全球市场获取最大利益的受益者。全球目前共有跨国公司65000家,拥有85万个国外子公司,雇用5400万名员工;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研究开发费用的80%-90%;跨国公司内部及相互贸易占世界贸易量的60%以上;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创造了世界GDP的11%和全球出口额的1/3。
 
  (2)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便利的流通经济圈。在加快流通的内在要求下,一些迫切需要各种要素禀赋在特定区域更加便利、更加迅捷、更加自由流通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流通的国家和地区,主动放宽或破除束缚和影响流通的规则,使某一区域成为快速流通的经济圈。
 
  (3)供应链体系——按市场需求链组织流通的虚拟企业群体。处于上下游的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现代流通规律,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使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关系,真正成为以供应链为纽带的群体企业。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一个群体企业与另一个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配送体系之间的竞争。正如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所指出的:“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越大、流通效率越高,流通成本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
 
  (4)连锁经营——突破企业边际理论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连锁经营是近年来出现的现代流通崭新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把原来垂直链条型的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型的组织结构。通过直营连锁、特许经营连锁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实现了流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低成本扩张企业规模,加速了资本和资源的集中过程,大大提高了流通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从而达到了经济学所追求的效用最大化。
 
  (5)协调全球流通的组织——流通规则的制定者和仲裁者。流通是一种解放,是一种开放,是一种冲击力,是一种推动力,又是一种内生力量,它把整个世界纳入自己的范围,并不断对阻碍其流动的各种规则和制度进行扬弃,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存在方式以“水滴石穿”的精神不断进行改造。现代流通的“游戏规则”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制定和维护国际流通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在国际化大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我国发展现代流通的基础条件
 
  1.我国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1)工业制成品与农产品流通问题,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流通业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流通导向作用不足的矛盾。
 
  (2)资本流通问题,巨大的资本存量和近期消费需求不足、有支付能力购买力不足的矛盾。
 
  (3)市场流通速度和效率问题,流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流通成本高昂的矛盾,尚来形成现代流通体系。
 
  (4)流通的市场形态问题,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关系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加速融合和我们国内市场分割,国内市场化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5)流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和政府对现代流通管理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
 
  2.我国发展现代流通的基础条件
 
  (1)基础设施建设超常发展,现代流通所需要的硬件已经具备。我国已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首选地之一,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外包承接地;已经形成若干现代流通中心,出现了最具经济活力和动力的现代流通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源;一批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崛起,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现代流通经济带或经济圈;各类特殊功能区突破体制和制度障碍,促进快速流通,成为改革开放实验区、示范区和窗口;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现代流通新的布局,成为资本流通、商品流通、技术流通、服务品流通和信息流通的投资密集区域,技术创新高地,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人力资本集聚的重要载体;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通道和市场载体已经形成,现代航运、现代物流、现代市场体系、现代交易方式等推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通道和市场载体已经形成。
 
  (2)发展现代流通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发展现代流通,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十一五”规划,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国内市场规则与国际规则对接,同时,我们已经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如旅游业、会展业、商贸业、餐饮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等,已经形成活跃的微观经济主体,拥有一大批走出去跨国经营的先行者,已经形成一些现代流通先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浙江模式,已经形成现代流通的学科体系和研究队伍。另外,我们已经制定出推进现代流通进程的几大战略:如流通先导战略、品牌带动战略、区域合作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产业联动战略、国际化战略、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行战略等。
 
责任编辑:文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