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构建现代运输新体系 支撑陕西物流大发展

    随着陕西省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作为一个独特的产业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作为整个链条的重要一环,陕西道路运输业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陕西现代物流的又好又快发展,成为陕西省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陕西省交通厅交通运输管理局分管物流业发展的赵铁牛副局长。

    “十一五”期间陕西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有着明显的快速增长,总体上与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满足了道路运输业对大交通、大物流的基础性作用、终端性服务和对经济社会的支持性发展要求。

    交通通道现状。陕西省公路建设力度继续发力,路网规模持续增大,公路网络的通达性已有显著提高,为货运通道网络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截至2010年底,陕西省等级公路总里程1344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03公里,一、二级公路8022公里,三、四级公路123055公里。等级公路占总里程比例为84.5%。陕西省公路路网密度由2005年的26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71.6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了1.76倍,高于我国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货运站场现状。货运站场发展较快,为货物集散、联网运营奠定初步的基础。“十一五”期间由交通部门投资补助建成5个货运站场,截至2010年底,陕西全省共建成货运站场21个,其中一级站6个,二级站6个,三级站7个,四级站2个,西安、宝鸡两地占18个,货运站场平均日换算货物吞吐量6.04万吨,全部货运站场年货运总量占陕西全省公路货运量的6.04%。货运站场承接货物吞吐量很少,未能有效发挥其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作用。

    货运车辆发展现状。货运车辆发展快速,正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调整,车辆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截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载货车辆数为257532辆,其中8吨以上重型车辆为50272辆,占货运车辆总数的19.52%,货运车辆结构中,大吨位车辆较少,总体偏小型化。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61辆,大件运输车辆144辆,冷藏保温车70辆,以及商品汽车运输车辆、危货运输车辆等专用车辆共计10726辆,占货运车辆总数的4.16%。集装箱的公路运输依然薄弱,专用车辆比重过少,但厢式车、罐车等车辆使用数显著提高。相比“十一五”初,厢式车23110辆增长到目前的41509辆,罐车由5265辆增长到目前的8095辆,分别增长了79.6%53.8%

    货运企业现状。截至2010年底,陕西省货运经营业户数量为137092户,货运场站、货运代理、信息服务等相关业户经营户15136户,其中10辆以下的企业数11998个,同比减少4284个,个体运输户123746户,二者占总数的99%。拥有50辆以上的货运企业数为575个,仅占总数的0.42%。货运企业总体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散,但已逐步呈现专业化、规模化趋势。涌现出西安贝斯特、海纳物流、西安亚欧物流中心、宝鸡西部物流、榆林麻地湾货运中心等数家龙头企业,为全省货运企业集聚运营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状况。陕西省交通物流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货运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手段主要依靠手工作业方式,货主、车主、货运信息部之间较少采用互联网传递信息,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更无法形成重要货物(食品等)的追踪溯源和安全保障系统。

    信息技术在业务单机作业较为普遍,但缺乏物流业务、监管在平台方面的综合应用。部分企业开发并应用了一些诸如指南车物流管理系统、管车宝物流车辆调度指挥系统等功能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个别市建立了诸如西部物流网、纵横物流网、秦通物流网区域物流公共信息网站。但由于源头需求满足不到位、推广力度不够,区域信息量的限制等原因,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陕西全省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GPS、行车记录仪等信息化装备的应用普及率不高,仅占货运车辆总数的3.88%

    货运从业人员现状。一线货运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素质普遍较差,现代物流服务意识有待继续加强;乡村货源信息员基础文化水平低、农村物流及其信息化人员素质亟待提高;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强,严重缺乏高素质专业物流管理人才。2010年全省货运从业人员共421979人,其中道路货物运输驾驶人员364074人,含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15963人,占从业总人数的86.3%。此外,危险货物运输押运员12818人,危险货物运输装卸管理员1363人,分别占道路货运从业总人数的3.8%3.04%0.32%

    运输量完成情况。运输工作量增长迅速,零担货运组织特色明显、发展较快。2010年,陕西全省营运性公路货运量为77123万吨,同比增长13.48%,陕西全省公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19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84%。以西安为中心的零担运输共开通了546条线路,其中通乡镇线路287条,省内线路84条,跨省线路175条。

    航空口岸建设整体效能稳步提升。圆满完成了德国总理、莱索托国王等政要首脑来陕访问的通关协调和口岸礼遇,以及省政府代表团赴台、西洽会、兰州军区第十次维和工兵、医疗分队轮换的保障工作和各项口岸临时应急任务。努力拓展国际航空货运、客运航线,相继开通了西安经停深圳至曼谷、新加坡等国际航线,有效提升了国际可通达能力。全年出入境人员达30.05万人次,货物3200吨。积极论证,争取将榆林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

    陆路货运口岸作用日益凸显。去年陕西省口岸办会同有关口岸部门充分论证,多次征求有关单位意见,陕西省政府于20109月批准设立渭南陆路货运口岸。2010121试营运的西安陆路货运口岸,在2011113经过有关部门的现场验收后,现已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新型运输模式的实现,完善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功能。去年共发送国际集装箱20083标箱,有力地促进了陕西省口岸物流的发展。

    电子口岸功能逐步加强。目前陕西基础网络平台已初步建成,部分项目已投入试运行,与天津、青岛等港口实现了网络信息对接,方便了广大进出口企业查询,增强了为企业的服务。“边防出入境人员申报平台”等项目已与有关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口岸签证签注申报系统”、“电子货运机场”等项目也在2011西安世园会前投入使用。

    赵铁牛指出,陕西省道路运输业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结构雷同,经营分散,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而且,交通运输业的硬件配置不佳,自货自运比例过大,专业运输所占比例过低。技术状况差,现代化、专业化的运输企业数量少。交通运输业向现代物流发展转型的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滞后、从业门槛低、投资不足,缺乏规划,加之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交通物流业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种种问题。持久的交通运输业的经营不善成为横亘在发展物流之途上的难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陕西省通过A级物流企业评审的占全国5A4A3A2A级企业比例分别为0%2.42%1.78%2.56%,其数量和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大中物流企业少。目前平均每户只有1.87辆车的运输资源分布现象,不仅为行业管理部门行使监管职能带来很大难度,还造成货运市场的无序运作和恶性竞争。

    运力结构不合理,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陕西省部分地区货源信息不对称,货物的流入量和流出量差距很大,返程车辆的货源组织难度较大,空驶率较高,增加了运输成本。全省约25.75万辆货运车辆,中小型货运车辆达16.97万辆,大吨位车辆所占比重较小,运输成本高,不利于集约化运输和低碳物流发展。

    物流经营主体实力薄弱。陕西省交通物流网络节点数量少、规模小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乡物流对接缺乏有效的三网协同运作的体系。外资物流企业已在省内选择收购对象,通过政策支持国内企业重组等方式形成网络化经营主体已是十分迫切。

    乡村货源信息点建设十分薄弱。缺少信息化技术与货运业务的融合,物流信息化水平十分落后,无法形成重要物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亟须政府在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开发方面给予重要支持,提高农村物流运作效率和质量,并实现城乡物流对接。此外还有管理体制分割、资源整合不足、统筹能力较低、政策法规建设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企业机制、技术、市场环境等因素使传统货运呈现经营主体规模小、资源分布散、经营实力弱;服务业务单一,经营管理简单、粗放,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货运经营主体导向的经营模式,也难以实现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准时、高效、低耗的集成物流服务的内因。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等因素是从业门槛相对较低,资本投入很少,经营规模很小,经营资质、诚信相对较差等的外因。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背景下,针对小、散、弱、差、乱的道路货物运输现状,要全效发挥道路运输业潜力,做大做强陕西省物流业,有必要把握住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细致作出发展现代交通物流的整体规划,优化内部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为此,赵铁牛副局长介绍,在“十二五”期间,陕西交通物流将以服务于陕西省经济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产业联动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的需要,基于大物流、大交通的道路货运转型升级的主线,紧紧抓住物流信息化这个核心、物流节点建设这个基础、物流企业培育这个关键,实施“基础网络”、“服务质量”和“升级整合”三大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策为引导,以典型示范和龙 头 带 动 为 推 动 力 , 完 成“1-2-3-4-5”工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货畅其流、安全、低碳交通物流体系,形成更广、更完善的物流网络,更好地服务于陕西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富裕三秦百姓,实现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目标。

    构建统一规划的物流设施网络体系。构建以西安、咸阳(杨凌)、宝鸡、延安、榆林、汉中等枢纽城市为一级节点,以渭南、铜川、商洛、安康等非枢纽城市为二级节点,以县区为支撑点构建全省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按照城市经济发展、货运总量、结构分布、现有基础等条件,形成覆盖陕西全省、规模不等的三级基础设施网络即:物流园区(中心)、一级货运站和二级货运站。

    搭建二个系统集成服务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十二五”期间,构建能够提供运政及物流商务信息集成服务的统一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其平台能够体现政务信息和物流信息交融的一体化服务功能,使其既可以为常规物流服务,也可以为应急物流调度指挥提供平台,并能根据需要整合有关信息资源。

    组建交通物流三大组织网络体系。基本思路是依托节点及通道,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组织方式,构建系列物流组织网络体系。一是按照“主体结盟、业务合作、班线运作、总量控制”的原则,构建全省零担货物配送网络。二是定位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民日常生活用品的配送服务,依托当地的农副产品市场和不断健全完善的农村货运基础设施,组建全省农村物流服务配送网。三是依托定时定点的客运长、短途班线,实行“随时收货、及时发货”经营流程,构建起陕西全省主要城市小件快运网络,使货物实现“当日受理、当日送达”。

    实施四大示范工程。通过以点带面,抓好物流典型示范,推广物流组织示范工程效应。具体内容可以涉及到零担物流网络工程、城乡物流集成工程、产业联动建设工程、节能减排低碳工程。

    通过五大抓手实现 “五个对接”。实现陕西省交通物流发展战略目标,要通过抓货源点、建集散点、统信息点、管监控点和育人才与主体等“五个”关键环节,从健全三级网络节点、建设公用信息平台、发展物流网络组织、鼓励低碳物流和创建交通行业品牌等“五大”抓手,有效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形成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与货运物流化实践、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区域零担班线与省外零担网络班线、交通物流与其他关联产业发展过程的对接、交通物流与省内外区域物流、五方面对接,将陕西交通物流网络纳入全国物流网络之中,实现无缝对接,为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