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交通运输部出台措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2009年11月3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杨赞在APEC港口服务网络港口发展大会上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港口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危机,交通运输部除了已经采取的各种措施外,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强化港口经营市场监管,以保证港口的生命与活力。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陆413个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1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416个,截至2008年底亿吨大港达到16个,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港口已经建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河海兼顾、优势互补、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体系,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个港口群,构建了油、煤、矿、箱、粮五大专业化港口运输系统,具备靠泊装卸30万吨级散货船、35万吨级邮轮和1万标准箱集装箱船的能力。我国港口规模、工程、运营服务质量都已进入世界前列,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枢纽,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全年GDP增长速度为9%,外贸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7.8%,增速回落6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从2008年9月份开始,中国大陆港口吞吐量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2008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45亿吨,增长1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8亿TEU,增长11%,成为中国港口业多年来增速最慢的一年,从1987年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第一次低于20%。

 

    杨赞介绍说,今年1月--8月,中国大陆港口吞吐量达到45亿吨,内贸货物吞吐量增长11.4%,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3.1%,内贸吞吐量增速明显高于外贸,表明中国扩大内需政策效果明显,而国际市场低迷。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772万TEU,同比下降9%。从2009年下半年看,中国港口业总体上将呈平稳向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增长4%,但集装箱吞吐量将下降约7% 。

 

    为应对金融危机,支持港口业渡过难关,中国增加了国内投资,加快公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今年上半年公路、港口基础设施投资达到4000多亿人民币,增长约40%,是历年投资增长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规范市场秩序,防范港口、航运价格恶性竞争。港口企业需执行政府指导价格,对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实行运价备案制度。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淘汰技术落后的船舶,鼓励发展内河航运,特别是发展长江航运。更新改造港口机械设备,由燃油驱动改为电力驱动。从今年1月起,中国改革成品油税费制度,开征燃油税,燃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有利于节能减排。整合港口资源,实施港口组合,鼓励港口企业之间重组和合作经营。

 

    针对目前中国港口业的发展情况,杨赞介绍说,交通运输部下一步将要开展的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包括继续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和强化港口经营市场监管。

 

    杨赞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在开展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明确港口建设的投资方向和重点,以沿海港口和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完善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中方在港口发展过程中重视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积极改善环境保护,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沿海及内河港口布局结构,重点建设集装箱、煤炭、进口油气和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积极引导港口企业拓展产业链、延伸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中心,以拓展港口服务功能。

 

    加强和改进港口经营市场监管,着力营造公平、公正和规范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民间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从而强化港口经营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唐尧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