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上海着力打造智能型综合运输体系

构建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管理与调控体制,加快交通运输资源配置的优化进程,实现交通运输资源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各运输方式之间、运输方式内部各领域之间、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上的优化配置。

  

   经过近10多年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逐步从“瓶颈”制约转变成总体能力略有不足下的结构优化问题。特别是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越来越强、环境保护更为严格的情况下,更高效率地发展交通运输,通过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寻求加快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分工与有机衔接的综合发展途径,使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具有可持续性,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综合运输可持续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同时面临挑战。

  

   宏观政策层面。自上世纪90年代综合运输及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问题被纳入国家规划后,综合运输的发展问题开始从理论研究和理念的应用,逐步进入到国家宏观发展决策的层次,对推进交通运输发展中的综合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后以国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标志,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真正进入到有明确目标的政府调控轨道,即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即便是各种运输方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综合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在国家层面上推进综合运输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即虽然可以在规划上明确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但缺乏在发展中实现综合的手段。

 

   理论探索层面。针对宏观层次发展综合运输的问题,学术界在综合运输体系理论的基本框架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要从构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入手,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运输体系层面。综合运输体系是指符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实现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总称。但从综合运输体系理论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其内涵的表述越来越复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需要得到具体实施内容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在具体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中很难体现出来,在实现交通运输综合发展中既缺乏执行主体的支持,也缺乏执行的标准,即谁来实施综合和怎样才是综合。

责任编辑:麦唛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