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何明珂]还物流以真面目

    81日,国际《物流术语》正式开始实施,这次对“物流”概念进行规范性的界定,是我国企业经营者的需要,也是我国即将面临“入世”新形势的需要。为此,本刊记者就《物流术语》的出版,采访了该标准起草人之一、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何明珂先生。

 

    记者:“物流”是一个舶来品,国际物流学术界对“物流”是如何理解认识的?

 

  何明珂(以下简称何):鲍尔索克斯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纯粹是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后勤工作,对所存在的综合物流根本没有什么概念或理论。现在,国际物流学术界对它的理解、产生,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概念是因为经济原因而生产的,即起源于人们对协调经济活动中物流及其相关活动的追求。另一种观点认为,物流概念是因为军事原因而产生的,将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称为“物流”。这两种观点都反映了人们在实践中对系统、合理组织何管理物流活动的一致追求。

 

  但是,目前人们对物流的定义还远没有统一。不同的机构从自身需要出发给出的定义,它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所涵盖的范围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发达国家成立比较早的物流组织给出的物流定义较有影响力,尤其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有一定的权威性。

 

  记者:看来,认识“物流”还应考虑物流系统中的诸多因素?

 

  何:基于对物流的不同定义,人们对物流概念的理解,会存在一些误解。最初的物流概念常常被误解为是“物资流通“简称,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物资流通”与“商品流通”是一样的概念,我认为,理解“物流”,应抓住以下几点最基本的内容:

 

  首先,物流的对象应包括“人”,他应是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其次,物流是一个过程,是指人机相交互作用于作业对象,达到作业目标的行为集合。物流过程从始至终是由一系列作业环节组成的,物流作业环节又是由具体的物流作业组成的。而集体的物流作业又是物流作业动作的集合。因此,要使物流过程的结果符合要求,必须对物流过程进行系统化的涉及与管理;第三,物流过程需要一体化,只有将仓储、运输、包装等活动按照一个目标进行集成,形成一个一体化的过程,才真正成为物流。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传统储运公司很快就转型为物流企业,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何: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储运公司“翻牌”叫了物流公司,但实际真正按物流要求进行设计、集成与管理的不多。物流与传统储运最重要的区别是其内涵不同,传统出因指的是储存、运输等活动,提供的只是部分物流服务。物流也包括储存、运输等活动,但物流概念代表着各种物流活动的集成和协调,体现的是系统的功能、。因此,物流除了包括储存、运输等这些纵向的具体活动外,更强调加强活动之间的横向协调、配合与集成,在物流中,虽然储存、运输这些具体的活动或环节依然存在,但是它们是以行使物流系统的特定使命而存在的,是经过集成的储存和运输,比以前单独存在的储存和运输具有更大的价值。

 

  记者:那么,物流与配送之间也存在着内涵与外延的差别?

 

  何:配送与物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从辐射范围看,物流比配送辐射范围大;从在供应链中的位置来看,物流作业一般发生在供应链上游和前端靠近制造商的地方,配送一般发生在下游和末端靠近最终消费者的地方;从包含的具体作业看,物流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及一些增值服务,配送则除包含上述作业之外,还包括分拣等标志性作业;从处理的流体特征来看,物流处理的流体具有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等特点,配送则相反,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等特点。

 

  王之泰教授教早地研究了配送问题,他认为,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个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因此,认清了物流与配送的内涵之后,对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之间的区别也就一目了然了。

 

 

责任编辑:博禅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