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当前,吉林省防洪抢险救灾工作正处在关键时刻。为有效防范和有力应对更严峻的汛情和灾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完善和落实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充分做好各项预案的完善和落实工作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规范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恢复重建的应对程序和规范,明确“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把应急预案完善和落实放在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预案先行,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应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全面履行预案规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完善和运用应急预案,为有序有效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提供重要保证。
二、强化预案实施和落实,依法依规做好预防和应对处置工作
(一)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目前,省和一些地方已经启动了相关应急预案及响应机制。要严格依据预案明确的各级防汛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的职责,处理好各级防汛指挥部与同级人民政府、指挥部与有关成员单位以及上下级指挥部之间的关系,确保应急指挥系统有序、有效运转。各级防汛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指挥部和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指挥本地区的防汛工作。发现重大灾情、险情时,各级防汛指挥部要及时向同级政府和上级防汛部门报告。
(二)严格落实预防和预警机制。预案规定的气象、水文等部门,要加强监测和预报。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灾时,当地防汛指挥部应提早预警,通知有关区域和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准备。当江河发生洪水时,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及时报告。要充分做好预防预警行动的思想、组织、工程、预案以及支持保障系统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提高应急响应的快速和有效性。按照灾害严重程度,做好分级响应。应急响应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预案规定的牵头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采取联动应急措施。对跨区域水害,各级防汛指挥部在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部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地区的防汛指挥部通报情况。
(四)规范信息报送和处理。汛情、险情、灾情等防汛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信息报送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
(五)加强应急保障。要全面检查落实预案规定的通信、应急支援与装备、电力、交通运输、医疗、治安、物资与资金等各项保障措施。
三、全面梳理检查,及时完善各类预案
各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立即组织对防汛及相关各类预案的梳理和检查,全面掌握预案体系现状,对现有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预防与应对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抓紧细化完善。切实做到预防与应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明确、预防与预警要求明确、信息报告标准明确、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明确。要根据突发事件关联性特点,做好各类预案的有机衔接,完善响应工作机制,强化协同配合。不断增强预案的适用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使其真正体现响应流程和行动方案的特点。
四、加强工作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预案建设
基层处在灾害预防和应对的最前沿,预案建设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当地易发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推进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预案的完善和落实。
五、发挥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的双重作用,全面提高应对灾害能力
要把完善、落实各类应急预案与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结合起来,集中开展一次以防汛为主题的相关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依规依据预案组织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各级专业部门对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提高广大群众自救互救的避险能力。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效果明显的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检验应急流程,不断修订和完善预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