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发言全文

    因为我们有些是搞传统物流的,听了UPS模式可能像天方夜谭一样,我们讲的是中国的物流水平和发达国家的水平大概差20-30年,所以我们现在是再回到中国的实际来分析一下中国的物流的一些有关情况。我想先介绍一下中国物流业是一个什么产业,这个问题在物流界两派,一派就是说物流不是个产业,物流完全是一种运作模式,就像刚才陈总讲的原来的把一个东西从中国运到美国,我通过航空公司运过去就完了,国内企业有些租用仓库,到时候把仓库的东西拿出来接受了,包括我们的火车站到汽车站,从北京发到南京就结束了。现在有一派认为物流它既是一种运作模式的改变。当然运作模式改变有很多条件,另外一种观点,特别是我接触到的,物流的确是一种运作模式,但是最后物流是一个产业,不仅仅是一种运作模式,这里面好多人提好多问题,谁组成这个产业,它怎么投入怎么产出,你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它才是一种产业,你讲不清楚,他不是一个产业,完全是一种模式、一个方法。所以现在,人家讲了加入WTO的文本里面,根本没有物流这个东西,讲的是航空运输、TO运输等等快递没有物流,如何解释这个问题,你是一个新型的物流产业,在服务业的文本里没有这个概念。

 

    我们现在从国际上总体概念来讲,它把物流纳入到一个服务产业。

 

一、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起草,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对“物流管理”的定义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的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经济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对全球物流资源与物流基本功能的整合,根据客户的要求,完成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不管这一过程在何地或哪一个主体实施,采取哪些方式来完成,过程的复杂程度如何。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讲,物流是一种先进的经济运作模式,是先进生产力。

 

    刚才陈总讲到了比如说中国的一个东西,现在推动UPS这是一种模式,航空是一种模式,实际上我们在第三方物流的运作过程中间,它可能要整合的许多资源,可能很多东西要用在铁路运输、内河运输、航空运输等等,不管这个东西是从路程多长,可能很多东西从上海,也可能用到国内的乌鲁木齐、南非等等不管是谁来运作的,所以我想物流是一种很先进的模式,这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这是没有错的。

 

    物流管理是根据物流这种先进的经济运行模式而产生的各种物流运作活动,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为了达到物流的根本目的,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这种管理可能是社会宏观物流的管理,也可能是企业微观物流的管理;可能是横向管理,也可能是纵向管理;可能是单元管理,也可能是多元管理等等。物流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物流这种模式最终取决于物流运作水平。政府只是创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环境,而企业的参与与运作则决定一切。而运作是靠人去进行的,物流人才又成了关键。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和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资源。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这些物流资源也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我们严格来讲,从物流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交通运输是铁路公路或者高速公路或者是远洋集装箱等等,在物流的概念里面,这是一种物流的资源,包括在仓储装卸、搬运、包装等等都是一种资源。多元化的物流企业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服务业,即物流服务业。它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资源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一种整合。可以起到1+1大于2的功效。

 

    这里有些今天讲这个概念,就是说你好多的资源加以整合,形成了各种产业,是不是物流业的产生成为新的产业以后,则把其他的产业消失?包括我们现在搞物流的主体规划的时候,有的人提出你搞物流业的主体规划的时候,一定不能涉及到交通事业,因为你把交通业覆盖了。我认为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业是什么东西呢?一下子可能你说不清楚,旅游业如果说是旅游业离开了我们的一些文化产业,那你旅游什么东西呢?你离开了我们一些交通运输你怎么去玩呢?你离开餐饮业,没地方吃,你怎么旅游?所以现在我们讲一个旅游业实际上是一个复合产业,你离开了任何一个东西可能它都形不成。物流也是一样,因为并不是说你存在一个旅游业,我们是叫饭店业没了、餐饮业没了,我叫交通事业没了,不可能,我们讲到物流业也是这么一个概念。所以我们现在讲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你这个物流产业里面是什么企业组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出来了,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物流企业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在搞“十一五”的物流总体规划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过,因为这个课题原来我牵头,大家讨论的时候争论到一个问题,实际要讨论物流产业的话,必须要有物流的企业,而物流的企业怎么定,你不知道这个产业是怎么组成的,很多东西是很孤独的,你说物流产业很重要,你必须把物流企业定位。最近我们在搞一个东西叫做物流企业分类与国家评定标准,这个是各个部委好多企业好多部门争得很厉害的后来我们出稿,这个稿子我们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会出来。根据这个标准的初稿,我们是这么把它定的,什么是物流企业呢?至少提供用室、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四项物流服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叫物流企业。我们原来是法改委在国务院报告的时候,大家经过反复议论,我们自己定了四组功能,物流企业主要分成三类,一类叫用室物流型,二是综合型服务企业,UPS属于第三方面的企业。我们中国的物流企业很多东西不是物流企业,但是它可以转化成物流企业。现在比如说中外运卢开幸跟我讲,说中外运整体改造成一段第三方的物流,这个是我们从用室企业转化为物流企业,第二类是我们的仓储。

 

    我们目前搞的物流以后,非常热,达到认为物流是第三产业,一搞物流能赚大钱,所以目前来讲,很多的公司也改名叫物流公司,仓库也改叫物流公司,现在很多企业也去注册叫物流公司,那么它是不是物流公司要加以界定。所以我们搞标准,后面还要搞自测评价,你光是两辆车,不能叫物流公司,仓库也是,人家工商一登记,说你为什么要登记呢?他说有两百平米的仓库,你是仓库就是仓库,你是物流公司就是物流公司,今后来讲可能我们还要做一个工作,比如说我们的饭店是五星级、四星级人家一看就知道你能做什么事,你是四星级,我是三星级两星级的差异性,UPS也好,联邦快递也好,各种邮政也好,EMS也好,它可能成为物流企业,有些功能比较少,这个两个部门三个部门到今后收的费用可能可高可低。所以今后来讲我们要把整个物流产业发展规范化。  

 

二、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

 

    这个非常重要。大家要了解这个概念。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物流服务业的统计分析方法,根据中国自身的特点,国家法改委与国家统计局决定建立中国的物流统计制度,并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具体运作。

 

    我们对1991--2002年的中国物流产业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社会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增幅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

 

    全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由工业品物流总值、农产品物流总值、进口货物物流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与邮政物流总值构成)反映一个国家物流的总规模,也反映了社会物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1991-2002年,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从3万亿元上升为23.3万亿元(2003年为29.6万亿),增长6.7倍,年均递增20.4%,大大高于同期GDP15.4%(按现价计算)的年均增速。在社会物流货物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值比重最大,增幅最高,2000年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84.6%。

 

    从以上数据说明:

 

    (1)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1991-2002年,每亿元GDP带动物流需求年均为1.73亿元(“八五”为1.57亿,“九五”为1.71亿,2001年为2.03亿,2002年为2.27亿,2003年为2.5亿),当前,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个百分点,这既说明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也说明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2)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已进入重化工时期,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的比例最大是与我国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是一致的,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物流业发展的主体是工业品物流,关注的重点也在工业品物流。

 

    (二)社会物流总成本增长逐年趋缓,但占GDP的比重仍处于高位

 

    社会物流总成本与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保管成本与管理成本构成。1991--200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从5182亿元增加到2.2万亿(2003年为2.5万亿),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14%,高于国民经济增速4个百分点。但这种增长势头趋势减缓,特别是1994年以后增势明显放慢。从物流成本构成看,运输成本占52.6%,保管成本占31.8%,管理成本占15.6。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从1991年的24%,下降到2002年的21.5%,2003年的21.4%。社会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货物总额的比例由1991年的17.1%,下降到2002年的9.5%。

 

    从以上数据可以说明:

 

    (1)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越高,物流支出也越多,即社会物流总成本同时增加,所以社会物流总成本的绝对值是年年增加的,关键是看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中国2003年为21.4%,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为10%左右,我们高出一倍。反映中国的物流运作水平是极为粗放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付出的物流成本太高。

 

    (2)影响中国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是运输与保管(即仓储)成本太高,我们在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的原因时,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即主要是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大幅度降低库存,使库存成本大幅度下降,而运输与管理成本基本上处于小幅波动。现在是没有定单的时候不生产,生产的东西在库存的时间都很短,最后很快到达最终消费,所以现在来讲,我们国家需要研究物流成本的时候,运输和保管是个大问题。而中国,三种成本同时上升。运输成本高反映中国还没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多式联运,不仅有体制矛盾,还有运作水平低,空载率高,装备水平差的问题。保管成本高,反映中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商业运作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库存高,周转慢是生产与物流过程的基本特征。管理成本高既反映了政府管理成本,也反映了企业管理成本,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人才短缺十分严重。我们现在应该是不仅仅是我们三个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另外还有体制问题,铁路是铁道部在管,公路水运是交通部管,我们快递业是信息产业部在管,这里面还有很多行政综合的效果。包括我们现在汽车的空载率很高。我们目前根本做不到像美国、德国、日本包括像UPS的一些用户模式,无法做到。 

  

    (三)社会物流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

 

    物流产业增加值由交通运输业物流增加值、仓储物流业增加值、批发物流业增加值、配送加工包装物流业增加值和邮政业增加值构成。1991年我国物流产业增加值为2257亿元,2002年为7133亿元(2003年为7880亿),增长2倍多,年均递增1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约17.6%,仓储物流为16%,批发物流为13.4%,邮政业物流为12.7%,交通运输物流为8.6%。物流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的比重1991--2002年平均为24.8%。

   

    以上数据说明:

 

    (1)物流产业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说明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已占中国物流市场的10%左右。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必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业直接创造了时间与空间的价值,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初步测算,物流产业在GDP的贡献率,“八五”期间平均为8.1%,拉动GDP年均增长约0.8个百分点。

 

    (2)物流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物流产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0%以上,并逐年增长。“八五”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业占2.2个百分点。这说明物流业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外资进入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民营资本进入的一个新的领域。

 

    (四)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投资规模还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

 

     1991--2002年,国有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325.8亿上升到3568.3亿,增长了10倍,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4.3%。由于投资力度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都取得长足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明显存在三个大问题:

 

    (1)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中,物流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要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2004年一季度低了18.8个百分点。物流领域的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3年为13.1%长期以来投资规模相对偏小,满足不了物流需求增长的需要,这既是当前造成交通瓶颈制约的重要原因,也是物流成本偏大的重要因素。

 

    (2)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2003年我国仅为134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0.43公里/万人,而美国为6869.3和253.59,印度为5403.9和21.6。每万美元GDP产生的运输周转量我国为4823吨公里,而美国仅为870吨公里。

 

    (3)由于物流运作模式落后,物流设施落后,物流装备落后,我国工业生产中物流活动所占时间为整个生活过程的9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

 

    综上所述,中国的物流业从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20--30年。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已迈过起步期,进入发展期,虽然地区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不平衡,但发展是好的、快的、健康的,只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可以实现中国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的瓶颈约束

 

    第一个平静是体制性约束。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强调的是物流资源整合,市场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但目前物流资源被部门所垄断,或被部门与地区所分割,特别是铁路、交通、民航、邮政等部门,体制改革没到位,出现了物流管理与物流政策政出得多,缺少必要的协调和配合。物流环节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

 

    我们中国超载占了80%以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超载,但是一方面我们超载,一方面我们大量的工业企业自己的车子空在那儿,空载率达到35%。比如有的地方应该发展铁路运输但是公路运输竞相上马的项目,但是我们国家交通运输里面很多东西运作方式是最后归纳来归纳去很大一个问题是我们体制性问题,所以后来在工程院讨论坚决跟国务院呼吁要成立统一部门,美国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措施,就是搞多式联营,因为当时美国在整个国际竞争过程中,它复杂一个问题,当时美国也是铁路公路功能好都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后来美国采取了重大的措施,列入了国家得到法律,这样的话,大大提高了美国的公路和铁路的能力和降低了成本。另外比如现在搞物流,公路优势,好多中外合资的一些跨国公司到中国来他都要想办法找一个中国的副总裁,特别是在机关里当过官的,每个省的交通上,很多东西根本运转不了。

 

    (2)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还没有真正改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

 

    我们现在什么叫核心竞争力、讲外包,对于好多企业来讲,怎么外包,没这个概念,我为什么要外包,自己干不是挺好吗?所以我们现在在搞好多城市的总体规划的时候,在调查到好多企业说你要不要外包,我包给谁,谁能干这个事,现在很多企业有仓库、车队等等。你比如政府明确一条有多少人上访,你这个官别当了,你把他扔到社会上就增加了失业人员。所以你讲物流外包,很多东西很重要,很多第三方企业起来了,运作不错,但是我不能做,我不能跨这一步,因为我跨这一步以后,我车给谁?人给谁,我仓库给人家了,我保管给谁?所以现在基本上很多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我已经做过很多调查,我一开始到浙江的时候,好多民营企业家听说物流是什么东西啊?所以我讲物流他们敏感性很快,人家一听原来还有这样的运作模式,好多东西我早就不想干了,什么通关、配送麻烦死了,所以既然有第三方面可以来做这些,我可以集中力量搞我的买卖。所以浙江省现在的外包很快,但是我们在一开始民营企业开始起步的时候,基本上也是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国有企业从运作模式很多都无法改变。不像陈总刚才讲到好多企业愿意把非核心竞争力外包。

 

    (3)物流的重要性已引起各级领导关注,也引起了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但中国好刮风,“物流园区”热,“物流企业”热,“物流专业”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制性约束。

 

    我现在讲的问题是关于物流园区,今年国务院发的文件里,把物流园区作为整顿清理的重点,我最近到韩国去访问,后来也到我们中国的台湾,他们提出看你们政府的报纸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要整顿物流园区,说中国政府是不是对物流的发展政策有改变,后来我解释没有改变。但是物流园区的确要改变,因为中国好多东西好刮风,物流园区是一种刮风的表现,原来在我们的物流的标准里面,没有物流园区这个概念,我们中国比较好用园区这个概念,高科技园区等等。后来搞了物流中心以后,还不如叫物流园区好。物流园区也需要规划,好多城市都需要总体规划,包括我在韩国考察的时候,他全国规划了40多个物流园区。但是我们中国在刮风在什么地方呢?只是把物流园区也成了我们市长、省长的行政长官的工程,你比如这个城市规划三个,你规划了两平方公里,我想办法规划三平方公里,这个东西好多有刮风的成分了,另外一个我们好多物流园区是政府在管理,有一定的包给你物流地产商,他一部分搞物流,另外一部分搞房地产开发,所以物流园区整顿是必要的,但是和我们物流业的发展政策没关系。这里面反应的是我们一种体制性的一些问题。

 

    第二个瓶颈是市场约束。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有效需求不足。中国物流需求很大,但是主要是自营物流,专业化物流的需求释放比较慢,表现于有效需求不足。中国的物流需求太大了,外国物流企业进入到中国来都感觉到太大了。我们搞第三方需求都叫苦连天,我们现在真正工业企业或者叫流通企业释放出来的是第一是用室里,第二是仓储,所以现在出现了在用室和仓库里有恶性竞争,大家都拼命跑到物流里能赚大钱,实际上大家拼命把价格下降,你说这个东西多少价格,我比你还低,这种情况下,只有超载,不超载什么钱都挣不着,所以后来中央电视台采访了,我说物流角度来讲,主要是中国的物流不成熟,因为我们现在是物流的综合效应,如果单是从利润上要取得一大块的利润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要取得物流的综合效益,增值服务比较完整的话,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物流起步比较落后,大家都是仓储或者用室的环境中形成的。

 

    (2)市场主体不成熟,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流通企业、物流企业等都是物流的主体,但不成熟,特别是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少,功能差。除外国品牌外,中国的品牌还没有很大的影响力。

 

    (3)缺少物流市场中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物流保险、物流金融、物流仲裁、物流咨询、物流标准、物流教育等等。

 

    现在邮政搞物流的确他有便利条件,邮政上面写物流他什么东西都可以送。但是我们好多第三方的企业搞物流很多地方行不通。

 

    (4)物流市场运作极不规范,包括市场准入、财税管理、业务审批、交通管制等等。

 

    第三个瓶颈是基础约束。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人才短缺。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人才,也包括物流规划、设计与物流研究人才。

 

    人才目前是短缺,但是我们物流的教育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全国大概有97所大学设立物流管理课程。当然这些大学生、本科生包括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当前来讲的确有好多人才非常短缺。比如说我们现在搞城市物流规划,比如给一些企业搞物流平台设计,给企业搞全球采购系统的设计等等都很缺。

 

    (2)物流标准化滞后,标准化是物流正常运作与提高效率的前提。标准化我刚才已经讲到了,比如什么叫物流企业制度,我们上次讨论的时候,国家工商局说你们讨论那么多东西我也管不了,好多东西大家争论得很厉害,你告诉我标准是什么,到国家工商局不登记,因为我们今后这个税要出个政策,比如是重复征税,有好多要想办法和采取措施。包括一个企业承包给了第三方一个公司,但是客户给了我一个业务以后,我第三方公司不是我不存在的,里面的用室可能承包给了别人,今后的办法是应该扣除我承包以外作为一个税记上税,因为我已经把好多东西承包给了另外一方,应该扣除。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个税记简单做分析,我们美国的一些咨询公司到中国来调查,说你们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了,中国的有些老板说不高,我仓库是自己的、车队是自己的,好多成本不高,这里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尽快把企业物流成本降低。我到日本其他国家去,你包括做衣服的服装业,或者是汽车行业,或者是食品行业,它都有一个物流成本,但是我们所有的行业没有一个行业能计算出它的物流成本,因为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有一个物流成本计算的标准。所以没法计算。

 

    (3)物流信息化跟不上需要。信息网络系统是物流的生命线,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本标志。我们刚才看了存储的一个演示,三个东西是离不开的,第一个是整合全球的物流资源,当然一部分是它自己本身的资源,比如说有航空飞机、汽车等等,第二是它的信息网络系统。第三是它的用处与管理模式,这三个东西是离不开的。

 

    (4)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包括综合运输系统、仓储配送系统、装卸搬运系统,分拣分拨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现在我们讲粮食问题,我们现在研究粮食浪费极大,人家说我们粮食搞出去了,自己盖了楼了,所以以前朱容基到安徽去考察的时候,粮库里根本没粮了,连夜想办法去别的粮库搞粮堆的满满的,他一看粮食很好啊,实际上是骗他的。真正以后发大水的时候,扔到大江里去当堤,这里反应一个问题我们的粮食物流系统不够好,国际上粮食存储都是散粮,而不是像中国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装。这里边包括我们今后的物流农产品很多东西都是这个问题。我上面讲到了一些瓶颈约束。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与前景

 

    国家法改委已起草了《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参与了纲要的起草工作,将作为“十一五”专项规划出台。为什么要作为“十一五”专项规划呢?主要是学习国外的经验,主要是日本的经验,由政府做出专项规划的首先是日本,1997年4月出台了《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提出了三大目标,即:提供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最方便最具魅力的物流服务;以不妨碍产业布局竞争能力水平的成本来提供物流服务;解决与物流相关的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和交通安全问题。2001年,又制定了《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提出了三个新的目标,即全面构筑整体高效运作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体系;构筑符合社会的物流系统;构筑有利于国民生活的物流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循环型社会以及国民生活相和谐。

 

    (一)中国物流发展的原则、指导思想与目标。

 

    原则:

 

     1.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含量的原则;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3.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提升现有物流设施的功能的原则;

 

     4.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企业为主体,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以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切入点,依托现有物流资源,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物流的产业化、现代化,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流保障。

 

    目标:在我国物流业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鼓励物流理念和管理技术的广泛影响,提高物流服务能力、效率和质量,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到2010年基本建立快速、高效、安全、方便并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2003年21.4%的基础上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土”字型发展战略

 

    一个是纵向,即中国的物流发展必须协调好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关系。三句话,叫“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这三者如果能够结合的好,我们这个纵向的柱子就可以顶天立地,如果这三个关系运作不好,就可能出现很多问题。中国是一个强政府国家,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综观世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政府对物流的发展的推动力都比较大。

 

    中国对物流的推动力度应该讲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我们法改委正在编全国物流发展纲要;9个部委协调一致,拟出台中国物流发展的产业政策,已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法改委商定要建立全国物流统计制度;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已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信息化委员会;科技部设立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并将现代物流作为服务业科技的一部分,进入“十一五”规划;教育部与省市教育厅已经同意在97个大学设立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商务部也在物流配送、大通关、港区联动等方面给物流发展有力的支持。去年政协专门进行物流调查,人大和政府搞物流调查是第一次,给国务院写了一个报告。温家宝总理,黄菊和曾培炎每总理都批了。政协的报告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建议由法改委牵头,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等有关部门参加,成立一个协调小组,建立一种协调机制。二是产业政策,为物流发展创造环境。所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这个推动力度应该讲是比较大的。企业的运作很重要,因为政府可以推动,创造一个环境,政府去操作物流是不可能的,要靠企业运作。所以,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运作的水平决定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水平和成败。目前,四个层次发展应该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个是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转轨。第二是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物流企业。第三是民营物流企业。第四是我们的企业物流。这四个层次同时在推进,发展前景应该是不错的。行业自律,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职能要转变,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可能管得太细,该政府管的一定要管好,但大量的工作靠行业协会自律。

 

    陈总刚才讲的无障碍环境,但是谁去运作物流是企业的事情,不是政府的事情,所以企业的运作水平应该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物流水平的发展高低的关键。我知道世界五百强60%的企业都是自己的物流,他的物流不外包,基本上都是自己干,我看了以后很奇怪,后来美国人讲,他回答我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这个是一个现实,很多物流很多跨国企业认为自营物流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他外包。比如我们现在讲的沃尔玛,配送中心都是自己的。所以我们现在不能说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把物流外包。第二层说80%以上的企业都在考虑把大量的物流外包,这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

 

    从横的讲,即中国物流发展的重点。我认为主要抓三件事,第一,注重物流市场的培育;第二,注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第三,注重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建设。现在我们好多人一搞物流都成了首长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重点搞物流园区。物流园区要不要搞呢?我认为需要搞,但不能搞那么多。关键是要培育物流市场,包括物流主体、客体、载体与中介组织。物流市场既体现了物流中的生产关系。也体现了物流生产力,中国与外国的差距首先是物流市场不成熟。物流标准化是物流运作的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信息化即物流信息网络技术则是物流的生命线,没有信息网络就谈不上现代物流。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走的是一条“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所以社会化、专业化比较差,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要外包?没有一个基本的理念,所以要特别关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与发展。在5-10年,中国也应当培育10个左右大型物流集团。所以,我认为牢牢抓住物流市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标准化和信息这三件大使,很多东西可以迎刃而解。

 

    一个纵的,一个横的,还要有一个保障体系,这就是“土”字底下的一横,这就像建房打地基一样。保障体系应该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多元化的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投资体系。物流设施与装备,包括交通运输、装卸机械、现代仓储、配送中心等等。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与需求不适应,不断的需要投资,这个投资光靠国家投资是不行的,必须是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第二是多渠道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这包括学历教育、在职培训,也包括大学、大专、中专等。第三是多层次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委、地方政府。这三个是非常重要的保障体系,没有这个保障体系物流业只能建立在一个很软弱的基础上。

 

    我认为抓住一个纵向的、抓住一个横向的,抓住一个保障体系,中国物流业就撑起来了。我想我们中国的物流发展一定能够快速发展,就像吴邦国委员长讲的,可以创造一个跨越式发展的一种境界,中国的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必将成为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刚才已经讲到这是我们中国的物流发展比较快,但是不平衡,总体上来讲比国外发展落后20--30年,所以现在有的时候我在学校里问我们的大学生,我说你为什么要报考物流专业呢?有好多人讲了,他们听报纸上讲,物流产业怎么怎么好,另外看了资料,说搞物流的话,就是坐在办公室、搞物流指挥,很轻松能赚大钱等等。我们现在中国搞物流也不能一步登天,什么东西都是现代化的,不现实,很多东西我们现在强调就是要整合现有资源,我们如果不整合现有资源的话,那么多仓库、车队干什么用?我们要求现代所有的配送中心,也不是现代化,最好的。你搞那么现代化,一个仓库五个人,那中国的那么多人到哪里去就业。你要搞一个自动化的流水线投资很大,但是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当然很多东西是增值的。以前我到德国去看了一些港口,港口物流里面的配送中心比如说有20个,他在旁边给他配套的企业起码有200,比如说奔驰汽车的一些零部件,用到全国各地去的时候,包装不一样,我问他同样一个东西,为什么这个东西是纸包装,这个东西必须要塑料包装,这个地方要木包装,他说同样的东西因为发往不同的国家,包装的要求不同。这样的话,周边好多是搞纸箱厂什么厂就出来了,所以后来一看,他这个配送中心倒没几个,他旁边带动了几百个厂在那儿,所以这个他也可以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

 

    今天我是从宏观方面给大家讲讲,至于我们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战略,明天书海处长会给大家做介绍,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三水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