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我国果蔬冷链业亟待解决四大问题

  采用冷链设施,可有效降低农副产品损耗、提高食品安全质量。但我国的冷链设施并不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我国果蔬产业的发展。

 

  专业从事食品冷链技术研究的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李保国教授认为,产地预冷环节薄弱、冷藏运输工具落后、冷库发展水平低、缺乏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是我国果蔬冷链业存在的四大问题;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果蔬产业、降低果蔬的采后损耗,就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据李保国教授介绍,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将易腐、生鲜食品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最佳的物流手段保证食品质量,从而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物流体系。

 

冷藏链的概念

 

  农产品冷藏链是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项系统工程。冷藏链通过食品的运输、食品加工、仓储,一直到零售陈列,即从农田到餐桌的所有环节,都进行适当的温度控制和管理,从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将生鲜食品全程置于冷链状态下的流程为:收割后的预冷→冷藏→冷藏运输→配送中心→冷藏运输→冷藏室→展示冷冻、冷藏柜→家庭配送。

 

  在食品冷藏链物流中控制食品安全质量,应从3C3P3THACCP,从宏观控制到微观控制等多方面着手。3C原则包括:冷却(Chilling)、清洁(Clean)、小心(Care)3P原则包括:原料(Products)、加工(Process-ing)、包装(Package)3T原则包括:冷藏链中的流通时间(Time)、温度条件(Tem-perature)、产品的耐藏性(Tolerance)HACCP包括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发达国家已建立完善的冷链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水果采后预冷、气调贮藏、洗果、涂蜡、分级和冷链运输规范配套的处理方式;水果采后的商品化处理量几乎达到了100,形成了完整的水果冷链体系。

 

  意大利的新鲜水果采摘后,95进入气调保鲜库,并且对于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水果采用不同的保鲜策略,水果可分批分期出库销售。

 

  日本的果蔬农产品处理已经实现了“产地预冷+冷藏车运输--低温冷柜或卖店销售”的冷链流通模式。

 

  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已经在运输过程中全部使用冷藏车或者冷藏集装箱,并配以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方式联运,建立了包括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果蔬的流通冷链模式。

 

我国果蔬冷链业存四大问题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2005年,我国水果产量已超过8000万吨。我国水果产地采后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未能解决分选、分级、预冷、冷藏运输和保鲜等采后水果的处理问题,水果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每年损失率达到30

 

  据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李保国教授称,我国果蔬冷链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产地预冷环节薄弱、冷藏运输工具落后、冷库发展水平低、缺乏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四方面。

 

  预冷是现代水果流通体系的首要环节。但是,水果预冷,特别是产地预冷措施在我国使用较为薄弱。由于成本问题,目前经常使用的预冷方法是自然通风降温或冷库预冷方式,而这些方法耗时较长,效果较差。

 

  冷藏运输工具和技术落后。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拥有量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的水果只能在火车棚车或普通卡车中利用冰来制冷运输,甚至是在常温环境下进行运输。

 

  冷库发展不足也是限制我国水果冷链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2002年,我国冷库容量仅为750万吨左右,其中大约600万吨为计划经济年代所建。大多数冷库品种单一,冷库的质量监控、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仍与国外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特征明显,缺乏大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我国大多数冷链物流服务商只能提供低温运输服务,大多不能保证整个冷链物流环节的温度控制。果蔬生产商和销售商无法放心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这也是限制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于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现有的冷链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连贯的冷链系统,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冷链产业的发展。上海理工大学李保国教授认为,要完善我国的冷链业、提高果蔬等食品的卫生安全质量,就必须积极开发性价比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设备和技术,并采取有效的推广措施。

责任编辑:博禅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