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发展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主的清真产业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基于此,自治区政府把“民族经济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写入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做出了产业部署。
宁夏清真产业发展现状
同属清真产业两大支柱的清真食品产业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在宁夏的发展并不平衡。
凭借宁夏独特资源优势得以先行发展的清真食品产业相对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宁夏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生产体系,全区清真食品总产值占整个食品总产值的80%,品种覆盖了牛羊肉、蛋禽、乳品、粮油、副食品等方面,并涌现出了一批清真食品生产和加工的龙头企业。
相对于已有一批龙头企业的清真食品产业,宁夏的穆斯林用品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穆斯林用品本身认识偏颇,不够重视,将穆斯林用品仅仅局限于穆斯林服饰以及汤瓶等具有一定宗教色彩的工艺品。与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相异,作为全国唯一的“穆斯林省”,宁夏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地位并不突出,很多穆斯林产品项目并未开放,从业企业规模小,没有龙头企业,与较早从事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山西、青海等地区相比目前不具备竞争优势。
宁夏清真产业发展前景
(一)清真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
首先,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2006年末,宁夏总人口604万,其中回族人口21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5%,在回族主要聚集的固原、吴忠等地,回族人口甚至占到总人口的近80%,因此仅在本地就有巨大的市场,这也是宁夏发展清真产业的基础。其次,从外部市场看,我国国内清真产品的消费者有2200万人,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更应该看到世界有13亿穆斯林,目前阿拉伯联盟的22个成员国都是清真产品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特别在当前外部经济形势下,宁夏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2009年以传统的向美国欧洲市场为主的对外贸易大幅下降。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开发新兴穆斯林市场,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
(二)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发展清真产业已成为自治区政府的重点产业战略部署。宁夏连续举办“中国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 以银川和吴忠两市为重点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迅速,大力发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除了地方政府外,中央政府也对宁夏清真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商务部已经决定与宁夏自治区政府共同举办国家级、国际性、民族特色每年一届的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必将成为推动宁夏与世界穆斯林国家经贸合作、使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独特的人文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潜在市场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宁夏清真产业发展的基础及动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宁夏清真产业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落后的物流业限制了宁夏清真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市场直接的联系,这也成为宁夏清真产业发展的“瓶颈”。
宁夏物流业发展现状
宁夏是标准的内陆省,辖区面积仅6.6万平方公里,既不临边境也不靠港口。这样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宁夏的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从运输线路长度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年底宁夏境内铁路营业里程789.4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17公里,公路里程20562公里;从货运量看,2007年度宁夏铁路运输量是3957万吨,公路达到6583万吨,这些数据在全国均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从宁夏物流企业的整体状况来看,截至2007年,在宁夏登记注册并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共144家,而注册资金在1000万以上,一亿元以下的物流企业共13家,这些物流企业与全国同行业相比较,规模有限,经营不够专业化,在全国370家具有A类资质的物流企业中,宁夏的企业无一上榜。宁夏的物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宁夏的经济要发展,宁夏的清真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以完备的物流业发展为基础,否则又将延续宁夏以往资源运出去,日用品运进来,仅仅满足最基础生产生活需要的简单物流模式。
宁夏促进清真产业发展的物流发展战略
(一)树立清真产业与物流产业共同繁荣的理念
清真产业将成为宁夏经济的增长点,也是宁夏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宁夏物流业的发展能为宁夏的清真产业提供大量的直接和间接利润,从而提高宁夏清真产业的竞争力。宁夏清真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物流业的繁荣。正由于清真产业与物流产业相依相存,共同促进的关系,在未来的产业战略部署中应科学规划,促进两大产业的共同繁荣。
(二)以产业园区为中心打造一体化立体物流网络
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宁夏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近些年,宁夏公路设施发展迅速,人均高速公路里程数达到900米以上,居于全国前列。然而也要看到,仅仅有公路运输是不够的,相对于铁路运输和海运,公路运输价格较高;而相对于空运,公路运输的时间又较长,这对于清真食品的出口尤为不利。因此,因地制宜,打造适合清真产业发展的物流网络迫在眉睫。
宁夏虽然地属内陆,但处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心,与各省市自治区均有高速公路或铁路连接,并且属于空中交通枢纽,这些都为宁夏的物流奠定了优势。太中铁路建成及包兰铁路复线宁夏段改造完成将大大缓解宁夏火车货运的紧张,而公路交通与铁路交通的对接必将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巩固宁夏陆路交通的优势。
清真产业,特别是清真食品产业,对与市场的及时对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宁夏最大的潜在市场—阿拉伯国家,空运则是发展趋势。建设宁夏国际空港物流园区,打通全区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等销往中亚、中东及欧洲的航空通道,鼓励国内外航空运输企业强强联合,开通中东、东南亚地区的货运包机业务是进入国外市场需要坚持的方向。
(三) 加强合作以弥补宁夏清真产业物流劣势
宁夏清真产业发展的两大劣势,一是没有形成清真产品的商贸中心,二是地理位置限制,本身没有港口。
在义乌小商品城的带动下,义乌逐渐成为中国穆斯林商品的重要出口和集散地。目前宁夏加强与义乌的合作,以义乌为重要的枢纽发展物流是明智的选择。2009年银川市在浙江义乌建立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厅暨物流配送中心,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在华东地区有了自己的销售基地。而对于缺少海运的先天劣势,宁夏也同样可以用合作来弥补。进一步加强宁夏与天津口岸等的合作,以公路、铁路运输完成与海运的无缝对接,建设保税物流园和保税区,简化通关手续,这对清真产业的物流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以实现宁夏物流业规范化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目前,宁夏物流人才匮乏,2009年宁夏物流从业人员突破了10万人,但其中有学历和职称的专业物流人才仅100人。2009年3月2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宁夏现代物流协会培训基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考试中心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自此,宁夏有了自己的物流人才培训和认证基地。由于清真产业产品的特殊性,对于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注重复合性,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物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民族知识,确保清真产业生产、加工、运输、仓库的每一个环节都合乎规范。清真产业的发展为宁夏物流业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机会,在合理规划下,以健康的物流业为基础,宁夏会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以及回族文化为名片实现经济的腾飞。
责任编辑: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