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我国内河船型大步迈向标准化

作为最为古老的运输方式,内河航运直到今天依旧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随着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受土地和岸线资源稀缺、环境保护、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发展内河航运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8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这将再次掀起一个发展内河水运的高潮,在此背景下,内河船型标准化也正大步向前迈进。

 

船型标准化效益初步显现

 

随着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我国内河船型标准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2001年后,我国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相继出台了《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纲要》、《研究开发内河标准船型指导意见》、《内河标准船型船舶技术管理指导意见》等管理性文件,规划了包括长江、西江、京杭运河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两横一纵两网”内河水运主通道及其他部分内河区域的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了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淘汰了水泥船和挂浆机船,公布了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和4大类26种标准船型。

 

据了解,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已经初步显现,4万余艘挂桨机船和水泥质船平稳退出市场,补贴政策惠及10余万船民。与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实施前相比,新建船舶的平均吨位比示范工程实施前提高了75%,苏北运河船闸通过量增加25%,船闸货物通过量提高40%左右,待闸船舶数降低70%左右,过闸船舶单船平均吨位提高35%,船舶平均航速增加60%以上,航次周转率增长30%左右,水上事故数下降40%左右。

 

船型标准化的实施使京杭运河的通航秩序得到改善,航道和船闸通过能力显著提高,船舶造成的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明显降低,有效优化了京杭运河的船舶结构和航运环境,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船舶技术标准、运行效率、服务质量与航行安全大大提高,使京杭运河上的货物运输正逐渐向“低碳”运输方式转变,经济效益也普遍提升。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为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继京杭运河标准化推进获得丰厚回报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等地区借鉴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的成功经验,纷纷出台推进船型标准化的实施方案,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更是纷纷出台促进航运发展的鼓励政策,不断加大对内河发展的支持力度。就连多年来不被航运界重视的黄河,也于20098月会同黄河流域九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航运管理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黄河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联合签署了《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航运管理部门也签署了《甘宁蒙三省区黄河航运开发建设备忘录》,标志着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已经点燃了内河船建造的火热行情,这是加速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的难得机遇。因此,加速推进船型标准化,是内河航运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市场环境有利“推标”深入

 

除了政府推手外,在市场环境方面,对于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而言,目前也是利好不断。

 

首先,中国内河航运需求一直表现强劲,这与全球金融危机侵袭下低迷的世界海运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很大一部分船东从主观意愿上已接受了船型标准化,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据悉,2004年至20085年间,江苏省运河航运有限公司通过新建2000吨级顶推船组标准船型、对原有驳船实行标准化技术改造、优化运输组织方式等措施,每年新增营业收入7000余万元。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后,船队平均吨位提高,降低了单位周转量的人员成本。同时,新船型也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提高了船舶运输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内河船舶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船型研发,还需要有合适的政策环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要实现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推进,重点之一就是注重政策性激励和引导。

 

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加快内河航运发展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举措和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重要内容,抓紧制定“十二五”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内河航运运能大、占地少、成本低、能耗小、污染轻、效益高的优势发挥,提升内河航运的地位和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引导了船型向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有专家认为,船型标准化工作涉及整个航运体系的标准链,它们环环相扣,任何一环若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船型标准化的进程。欧洲航运发达国家内河船型之所以比较规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和标准化的通航配套设施(如船闸、航道、码头等)。如此,船型标准化推广工作,也就能顺水推舟,由难变易了。

 

力争10年全面实现内河船型标准化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曾指出,实施内河船舶标准化,治理、淘汰落后船型,并不是目的。规范和引导新船型的发展,充分发挥航道、船闸等通航设施的利用率,加快船舶技术进步,提升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协调发展,才是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的根本目的。

 

日前,交通运输部召开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初步拟定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思路,力争再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以“安全、环保、经济、美观”的标准船型为主体的内河船队,全面实现内河船型标准化、系列化和现代化,使我国内河船舶的安全、技术、环保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在“十二五”期,以推进“两横一纵两网”内河水运主通道船型标准化为重点,淘汰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和长江、珠江三角洲等“两横一纵两网”内河水运主通道内所有落后船型;淘汰全国内河所有非标准客船、危险品船,基本实现上述重点船型的标准化、系列化,并使其他船型的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长江、西江、京杭运河等主通道的通过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全国内河船舶的平均吨位较“十一五”末提高1倍(达到800载重吨),单位运输成本降低30%,能耗降低30%;船舶安全技术性能明显提高,对水环境的污染得到基本改善。

 

在“十三五”期,淘汰内河所有非标准船舶,使船舶对水环境的污染得到根本改善,进一步促进船舶大型化,全国内河船舶的平均吨位较“十一五”末提高2倍(达到1200载重吨,接近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的水平),单位运输成本降低50%,能耗降低50%。

 

然而,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不间断努力,逐步推进。

 

对此,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指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对于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形成了广泛共识,为下一步船型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阶段,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航道、船闸等通航设施的通过能力和船舶安全、环保指标为切入点,提高船舶整体技术水平,促进船舶运力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内河航运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典韦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