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问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一号文件中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流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可见农产品流通问题已经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是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 我省农产品流通现状
目前,浙江省农产品流通渠道,形成了以各类农产品贸易市场为主体的流通网络。截至2006年底,浙江共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08个,成交额916.3元。其中,交易额超超10亿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7个,成交额为687亿元。如地处浙江嘉兴经济开发区的嘉兴综合物流园区拥有水果、蔬菜、水产肉食品、粮油土特产、建材陶瓷、物资调剂等六大专业市场,其中水果批发市场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水果专业市场,也是全国十大水果专业市场之一。总体上看,浙江农产品流通环节过于冗长,具体模式为“产地收购-产地市场集散-销地市场集散-城乡商贩零售”,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简单商品流通状态。另外,农产品的物流增值服务水平较低,表现为农产品加工、包装、配送、冷链运输、仓储与管理等增值服务水平低下,而这些环节往往是创造大量利润的环节。
二、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根源探讨
1.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不健全。总体上,浙江省农产品流通
组织体系不健全,运营效率低下。和制造业不同的是,我省农产品流通的主体是农民和小经营户,其市场运作效率和物流组织效率不高,经营成本高且创造的产品附加值低。总体上来看,我省除少数农产品外贸企业外,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程度低,缺乏深购远销能力,市场辐射功能有限。
2.农产品运输不畅通。
农产品运输不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燃油价格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二是农村的生产集约化程度的低下导致价格谈判权缺失,如产品的收购价格运输费用等;三是政府缺乏有效的运输调控措施,各地方政府又各自为政,加之地方政府缺乏对农民的引导和规划,最终导致农产品运输不畅。四是农产品物流规划不力导致不合理运输的现象普遍存在,如铁路对流、公路对流及重复装卸、迂回、空返、产销区供求脱节等不合理运输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运力的浪费和运输成本的增大。
3.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规模小,物流配送体系跟不上。
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的分散化经营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大型的流通企业往往不愿意去农村开拓流通市场。目前,农村的运销队伍缺乏必要的流通知识和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运销能力低下、抗风险能力差。另一方面,在整个农产品物流链条上,我省未经加工的鲜销农产品占了绝大部分,仓储保管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而这些农产品大多数因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造成腐烂、变质,损失巨大。
4.农产品进超市难。
超市特别是大型外资超市如沃尔玛、家乐福往往是农产品销售的最佳销售渠道,一方面这些流通渠道往往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消费者买的放心;另一方面,它们具有专业的流通加工队伍(大部分超市将流通环节外包),通过将农产品进行分拣、拣选、包装直至上架增加了产品的价值。但是我省农产品进超市存在很大的障碍:一是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的冗长导致农产品进超市后新鲜度不够(超市对瓜果、蔬菜的新鲜度要求较高);二是一些农产品企业无法保证超市的常年供货(这些农产品企业货源不稳定,跟农户和其它一些农产品企业没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往往局限于一次性交易关系),超市交易成本上升,导致超市不愿意跟它们合作;二是一些大型超市往往要收取较高的入场费给企业带来较重的负担。
三、对策与建议
1.培育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大力发展种类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农民紧密联结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的流通组织体系,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减少中间环节、减轻物流成本,扩大销售半径,最终可以使得农民增收,在这点上浙江黄岩的经验值得借鉴。2005年6月,由政府搭台,台州市西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在黄岩落成。通过“配送中心+合作社+核心基地”的紧密型配送服务联合体系,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组成产销联合体。短短一年,配送中心连接起25家合作社、36家超市、75家酒店食堂,实现配送额1105万元,为西部山区农民增加收入超过300多万元。2.发挥农村合作社与“一村一品”的联动效应。农村合作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长期以来为农村商品流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同时,浙江具有传统上的“一村一品”容易使合作社做出规模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增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谈判话语权。3.创新农产品交易模式。可以在传统的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即期成交、远期交割的期货交货方式,增加生产者、农户对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交易信息的透明度,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生产结构,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农产品集中上市带来的季节性价格波动,而这种创新的农产品交易模式是传统模式的较好补充。4.加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物流增值服务。作为现代化的物流组织形式,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可以为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通过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货物跟踪、查询服务、直接配送、流通加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有着专业化的保鲜设施,使得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降低了流通成本,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均收益,形成良性的农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