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如何加快我国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这个问题为中心,从现代流通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并从观念、物质、体制、环境、开放程度、理论等层面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流通;连锁化;物流配送
3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流通体制改革已取得重大的进展。规模不断扩大,流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国有流通系统对商品流通的垄断局面已被打破,多渠道流通的格局已经形成。但目前我国现代流通业尚处于起步时期, 总体上还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商品流通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现代流通业的内涵
现代流通是指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而在广义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具体来说,流通现代化是以电子信息、自动化、现代营销和管理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流通设施、流通体制、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流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过程或目标。
二、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流通体制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流通产业的比重低;集中度低;成本高;周期慢;效率低;发展慢;流通企业规模小、投入不足;结构失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步伐。具体来说:①流通产业的比重低,目前我国流通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足10%,而世界各国一般都在12%--16%之间。②流通产业的集中度低、市场流通行为走向了高度分散。过去全国性的大型综合批发企业已不复存在,而被数以万计的小批发商所取代;最大的流通企业的市场销售份额不足市场销售总额的3‰。③流通成本高。据世界银行的推算,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 的比重约为16.7%,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④流通周期慢。据统计,2000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4万亿元,占当年GDP 近50%。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达到5%。⑤流通效率低。一件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运、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⑥流通发展慢。发达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3 0 % 以上。而我国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⑦从企业看,我国流通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资金周转速度慢(据测算1999年我国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仅为1.2次,而外资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则为15--18次)、管理差、技术低、发展不平衡。总的来说呈现“小、散、弱、差”的特点。⑧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目前流通产业的核心技术、物流和信息设备都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导致在一些地区的大型商业网点建设结构失衡、比例失调、功能雷同的同时,现代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发展缓慢。⑨从流通结构上看:重城市,轻农村;重沿海,轻内地;重零售,轻批发。⑩从流通渠道上看,至今还没有形成集中统一的全国性营销网络。最后,从体制看,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比较低。目前,我国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条块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内外贸分割、行业垄断等现象严重,流通立法滞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p#分页标题#e#
三、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流通产业出现的上述问题,需要从观念、物质、体制、环境、开放程度、理论等方面着手,采用以下对策:首先,观念层面:①重视流通产业的作用和效能。必须高度重视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明确现代化的大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促进和先导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仅把流通看作产品的销售环节,“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②寻求借助流通业解决原有问题的新途径。从时间角度考察,流通产业通过其消除“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天然职能,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顺畅程度和节奏、速度。从空间角度考察,流通产业通过其“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天然职能,可以决定各种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战略性重组。③流通现代化绝不止是第三产业的事,第一、第二产业也要积极参与流通创新。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以流通企业为链主向上整合制造业,向下整合服务业。④流通现代化也绝不止是东南沿海城市的事,更要关注农村和西部。⑤针对资金周转速度慢、流通周转慢、效率低、发展慢的问题,需要提高流通效能,完成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商品流通和资本周转为核心,促进国民经济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转变。
其次,在物质层面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整合流通资源,打造大流通,大集团,大市场。健全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体系,弥补市场传导机制缺失。所谓“大流通”有两层含义:一是流通管理上的含义,要求打破系统和部门的界限,实现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内贸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在流通活动方面的相互融合,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满足的需要来组织、监管和协调社会化的大流通,从而产生协同作用;二是流通功能上的含义,要求从观念上重视流通的先导作用,明确现代大流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所谓“大市场”主要是指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贸易壁垒,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具体来说,要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所有制造成的人为分割、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分割、生产和流通的分割。所谓“大集团”是指形成一批资本规模和销售规模大、市场覆盖广、并具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全国性的流通大集团。并以他们来主导、影响全国流通业的发展,规范流通市场,提高流通效益,形成能同国际流通企业相抗衡的竞争实力。②加快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的发展。③在零售环节,以连锁经营为突破口,构筑大型零售商业网路,进一步提高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以规模性整合达到规模性营销,走规模经济的道路。④在批发环节,以物流配送为突破口,构筑大型批发商业网路,塑造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低价不是通过处理积压商品或质次商品,而是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实现的,这取决于采购、配送、管理等多方面(家乐福的“全球采购系统”就是是其降低成本的重要策略之一)。⑤在流通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电子商务为基础,构筑扁平化的流通渠道,实现实时、高效、异地、低成本的交易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加强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p#分页标题#e#
再次,在体制层面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明确流通产业政策,加快流通产业立法及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流通产业规划,优化流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有竞争实力的现代流通产业集团。②加快反垄断立法,加快对内开放,加大流通体制改革和政策协调力度,改变阻碍商品流通的条块分割状况,消除流通现代化发展中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③加大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力度,增加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加强增幅对流通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引导,在商业信息化、流通标准化、现代物流建设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贷款提供政策倾斜,鼓励和帮助流通企业技术进步。
另外,在信用环境层面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构筑流通产业诚信的制度平台。在流通企业内部要强化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合法权益。②构筑流通产业诚信的技术平台。为了有效规避诚信缺失,就必须扼杀诚信缺失的土壤:信息的不对称。而这就要求要以强化信用意识、促进诚信经营、防范交易风险为目标,引导各类流通企业建立起以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信息互通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制度,以便于政府、各企业单位能及时准确地查询。
最后,在理论层面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精确、可靠、实用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流通状况跟踪监测体系。在这方面的研究国际、国外已有很多初步的成果,但仍须继续进行完善和探讨,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流通总规模、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流通效率、流通环境、流通效益、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结构、流通人才素质、流通信息化水平、流通方式、流通资本等。②加强现代流通理论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全面提高流通现代化管理水平。
四、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为此,一方面在宏观上需要进行必要和有效的控制,减少对民族流通企业的冲击;另一方面,要按国际惯例运作(国际上加入WTO的国家有不少保护自己民族产业的做法可以效仿);充分利用跨国采购集团融入世界体系;组织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向海外投资。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