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石家庄市“十一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二)

(四)交通运输需求因素分析

 

1、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运输需求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十五期间石家庄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1.8%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仍将保持年均12%左右的增长速度,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万元以上。按照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需求间的弹性系数呈正比关系的定律,石家庄市经济总量强劲增长的势头,意味着客、货运输需求的大幅增长,从而对综合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运输规模的要求,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一定的建设规模,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运输保障系统。

 

2、结构优化升级是运输方式多元化发展的主要拉动因素

 

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省会城市规模扩大,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大中心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加快,生物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业、制造业、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将成为全市主导产业;经济外向化进程加快,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比重明显提高;与京津及其它周边城市经济融合进程加快,城际物资和劳动力流动量增大。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化,必将进一步扩大对航空运输、海陆运输、轨道运输、管道运输、城际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需求,成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网结构多样化、营运方式多样化的持续拉动因素。

 

3、运输通道和枢纽地位是运输需求增长的一大特殊因素

 

石家庄市历来是我国南方和北方之间、内地和沿海之间煤炭、粮食、建材、工业原料及鲜活物资运输通道,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客货运输枢纽,在我国北方战略物资调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三西地区经济的崛起、环渤海湾港口群及产业带的形成、京津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等区域经济社会分工的加强和职能的提高,将使石家庄市运输通道和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成为影响和带动石家庄市骨干交通设施快速发展的推动力。

 

4、新产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市域运输需求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未来五年或更长一个时期,石家庄市将进一步遵循产业空间发展的规律,逐步改变一核(中心城市)、二区(西部山区、东部平原区)、五带(石辛、石赵、石藁、石井、石新五个产业带)市域产业空间发展格局,遵循单核心城市向双核心、组团城市演化规律,逐步形成两核(老城、新城)、四组团(鹿泉、正定、藁城、栾城)、多点(申后、铜冶、曲寨、新城铺、丘头、窦妪等)城市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这种产业空间格局形成和变化,将成为市域和市内综合交通设施建设的持续拉动力。特别是伴随老城区传统企业的异地改扩建,新城区和卫星城产业聚集将对城市道路交通的结构布局产生新的重要影响。

 

5、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速是县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十一五期间,随着各项支农、惠农、哺农政策的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等都将发生较大变化,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人流、物流加速,扩大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农村交通运输需求的多元化,必将对农村交通设施建设产生新的多元需求,成为推动农村道路标准化建设的持续动力。

 

(五)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1、综合交通运输需求趋势分析

 

----过境客货运输需求趋高。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强度的增大,资源型产业增速,新的重化工产业基地的形成,外运货物增多,将不断扩大着对东西向运输通道运能的需求。南北区域间经济互补功能的扩大和战略物资交换量的增多,也将不断扩大着对南北向运输通道运能的需求。仅就煤炭运输而言,十一五期间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将增大25%以上。因此,从整体看,十一五期间过境货物运输需求将成持续增高之势。与此同时,伴随南资北移速度的加快,南北间产业和人力资源的进一步融合,特别是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过境客运需求也将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市域货运需求平稳,客运需求较高。

 

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全市客、货运输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但是,由于全市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生物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明显加速,传统建材、轻工等产业增速趋缓,从而使全市货物运输需求不会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同步加速,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

 

由于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城际和城乡劳动力交换量的增大,客运与货物运输需求明显不同,呈现出持续增高的趋势。

 

----运输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综合交通设施现代化需求提升。

 

随着城市多元化、产业专业化、消费多样化和经济外向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出口货物、罐装货物、管运货物、快递货物等新兴运输货物的增多,社会出行高消费阶层的壮大,将不断扩大着对轨道交通、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和铁路、公路客运专线等新的运输方式需求,从而使市域综合交通运输网明显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随着市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提高,不断扩大着对多功能现代化铁路公路站场、空港、内陆港、综合指挥调度中心、交通信息网、公交运输体系、配套服务中心等交通设施的需求,特别是京津石道路交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尽快实现石家庄与京津现代交通设施的对接。所有这些,标志着石家庄交通设施现代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整体提升阶段。

 

----城市现代交通需求强烈,骨干设施供求压力增大。

 

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将由国内二流规模城市发展成一流规模城市,初步实现由单核心到双核心、由单体到组团城市转变;城市的产业由分散布局向工业区集中布局转变,形成若干个环绕中心城市的工业组团;城市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以上;城市居民生活由初级消费阶段进入中级消费阶段。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城市规模、形态、结构的变化,将对城市现代客运交通产生更加强烈的需求,而现有适应100多万人口规模的城市骨干交通设施,明显不能满足200多万人口规模城市的需要,骨干客运交通设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城区骨干道路和设施呈超饱和运行状态。

 

----农村运输需求加大,短途运输增长势头趋猛。

 

十一五期间,伴随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将不断扩大对农村道路、与主干线的连接线、桥梁、站场等交通设施的需求,导致以工业原料及产品、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和粮食的短途运输增长进一步加快。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跨县乡劳动力流动的加快,也对县域内和农村与城市间交通设施持续扩大着需求,中、短途客运呈现出超常增长的势头。

 

2、全社会交通运输需求总量预测

 

1)预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全社会交通运输需求总量的预测,主要采用专家测评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在建立多种数学模型进行定量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专家测评结果对定量预测参数进行修正。数学模型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弹性系数模型、趋势外推模型。

 

2)全社会客货运输需求预测结果。

 

根据上述预测方法,得到石家庄市全社会的客货运输总量,预测结果如表2-1。预测结果表明,2010年石家庄市全社会的客货运量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4.54%2.98%

 

2-1                   全社会客货运量预测

 

(单位:万人次、万吨)

 

2005          2010                  2020

客运量 货运量 客运量 年增幅 货运量 年增幅 客运量 货运量

 

总量14025  11999 175154.  54%   13900  2.98%  21800  16210

铁路1205    1452  1500   4.48%   1806  4.46%   2000   2200

公路12797  10546  15950  4.50%   12090  2.77%  19600  14000

民航22.71  1.11    65    23.4%    4      29.2%  200    10

 

二、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国家、京津冀都市圈和河北省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建设部署,省会石家庄综合交通运输需求和突出的矛盾问题,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加密网络,强化通道,完善枢纽,村村通路的建设指导方针,以有效提高综合交通供给能力和陆路枢纽地位为目标,以建立一个体系,突出二大功能,完善四个网络、构建四个系统为重点,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山口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物流中心城市四大比较优势,强化路网升级、设施换代、资源整合三个关键环节,协调城市与农村、山区和平原、干线与支线、对内和对外及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关系,加大投资、人才、技术和信息四大支撑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由适应型向带动型的转变,到2010年,建立起影响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多功能、现代化、开放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指导原则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原则:紧紧抓住未来五年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不完善、运输能力不足、城市和县城交通阻塞、部分山区农村出行困难等问题,从关键路段、站场、设施的扩能改造入手,集中力量解决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2、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原则:统筹中心城市与腹地、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发达县市与欠发达县区等的交通运输需求,实施分类、分区、分层指导,逐步缩小区域间和城乡间交通运输的差距,通过交通设施的合理布局,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快速发展。

 

3、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原则:优先支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骨干交通站点、关键交通节点等的建设,相应提高骨干交通运输干线和支线运输能力,推动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格局。

 

4、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原则:通过内部挖潜和增量调优,统筹开发利用国家、省、市、县和基层等各个层面的交通运输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各级各类道路交通线路和设施的改建、扩建和管理,最大限度的调动各个层面积极性,提高交通运输的综合效益。

 

5、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原则:深化交通运输投资、技术、管理、运营等体制改革,创新建设、运营和管理模式,增强交通运输设施综合配套能力和发展能力,实现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三)建设目标

 

1十一五目标

 

根据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和省在我市的交通运输建设部署,本着适度超前、缓解瓶颈、有保有压的原则,确定十一五期间我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的建设目标是:基本建立起全市现代交通运输网骨干体系,实现全市交通运输在城际交通、综合运能、网络结构上的新突破;基本实现县(市)级交通运输网的高能化,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运输体系;基本实现全市通行政村硬化路全面上等级,建立起相对较为完善的乡镇交通网络;基本建立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配套的运输体系,有效地解决铁路与公路、干线和支线、快速路和慢速路衔接配套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中心市区最突出的交通阻塞问题,实现市区交通运输的新跨越;基本形成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实现运输经营集约化、运输信息网络化、客货运输高效化和运输服务优质化。

 

2010年建设指标

 

----综合交通运输网运营里程达到15170公里以上,全市铁路公路航空客运总量达到17515万人次,货运总量达到13900万吨。

 

----铁路运营里程达到620.4公里以上,其中干线铁路运营里程达到558.6公里,铁路客运量达到150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1806万吨。

 

----公路总里程达到137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57公里。公路客运量达到15950万人次,货运量达到12090万吨。

 

----民用机场升为4E级,石家庄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8万吨。

 

----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路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公共交通车辆达到每万人12标台以上。

 

----管道运输长度达到850公里以上,其中输油管道180公里以上,天然气和煤气管道670公里以上。

 

22015年目标

 

基本建成以石家庄主城区为中心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突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大交通枢纽城市;基本建成石家庄市组团城市间的高等级公路,形成组团城市环线;基本完成对市域内铁路和公路站场的扩能改造,建立起与现代交通干线相适应的交通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大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接,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衔接配套、管理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建设框架

 

十一五期间,着眼于全面提升全市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大大宗物资运输系统、城际和城市快速客运系统、当地物资运输系统、现代运输管理系统四大系统建设。

 

1、大宗物资运输系统

 

随着石家庄所在的华北东南部地区战略物资供求形势的变化,将不断扩大南北和东西大区域间过境运输的需求,特别是沿海和内陆地区煤炭、原油、铁矿石、重化工产品等海陆运输和南北地区间煤炭、木材、粮食等战略物资运输量将持续扩大。为适应战略物资跨区域流通的需要,省会石家庄市必须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大宗物资过境运输和服务系统,充分发挥城市冀晋咽喉、南北通衢的交通运输枢纽职能,减轻过境运输对市域交通的压力。十一五期间,力促国家和省加快骨干铁路的扩能改造、快速道路的开工建设、枢纽站场的改造升级、骨干道路的连接配套以及石家庄内陆港的建设,尽快形成面向沿海和内地、北方和南方的过境交通运输系统。

 

2、城际和城市快速客运系统

 

随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实施,石家庄与北京、天津、太原、济南、郑州及省内其它周边城市的客运量将急剧增加,现有客运设施明显不适应客流形势的变化。为适应都市圈内外客流形势变化的需要,必须加快石家庄与周边特大城市的铁路客运干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扩能或二线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快石家庄与北京间、石家庄与太原间、石家庄与天津间、石家庄与济南间、石家庄与郑州间的快速客运系统建设。

与此同时,为适应石家庄市功能区域之间、老城和新城之间、主城区与组团城市、组团城市之间客流形势的变化,加快建设包括环城快速路及快速二、三线、公交专线、快速轨道交通等的快速客运系统。伴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心城市和县城之间的客流增长迅速,为满足市域内各城镇与中心城市客流运输的需要,有选择的加快中心城市与市域中小城市、工业卫星城镇之间的快速道路建设,形成适度超前的快速运输系统。

 

3、当地物资运输系统

 

伴随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规模的增大、城市物流功能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出口加工功能的增强,将不断扩大着对物流基础设施的需要,现有物流设施将不同程度地出现供求不平衡的形势。为推动全市主导产业的发展,综合运输服务功能的提高,必须有计划的加强面向当地物资流通的线路和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全市鲜活农产品、食品和药品、原油和制成品、建材和装饰材料、纺织和服装制品等物资配套运输系统的建设,重点是加强南三条小商品、新华电子和服装、桥西蔬菜和瓜果、国贸药品、正定小商品城、正定北方国际物流中心、西柏坡物流中心、辛集皮革城、鹿泉建材基地、丘头石化基地、晋州布匹市场、新乐花生市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或专业市场配套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

 

4、现代运输管理系统

 

    现代运输管理系统是提高交通运输效能的关键环节。十一五期间必须全面加强市县两级现代运输管理系统建设,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全市驾驭综合交通运输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市县两级交通运输指挥(或监测)中心,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畅通;进一步提高交通信息管理水平,建立市县两级综合交通信息网;全面加强中心城市物流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有计划的建立市县两级的运输服务系统和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规范市县两级驾校、警校、物流学校等交通运输人才培训机构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和运营队伍的素质。

责任编辑:麦唛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