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摘 要: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新概念。深入研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探析现代产业体系概念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对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现代产业体系,路径,政策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世界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在经历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广泛参与的深刻调整。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结果是使发达国家进一步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其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相应减少,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持续提高…。凭借在新技术革命中创造出的“先发优势”,发达国家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已经率先建立起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另一方面,新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在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传统产业体系不仅越来越难以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要求,其背后所体现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也已逼近了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的极限。特别是,经过最近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了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体系的弱点和困境在这些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重构区域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也就更加紧迫。

 

  为了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现代产业体系”这一重要概念,为我国各地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我国许多地区纷纷开始着手打造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实践。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于资源禀赋、产业发展阶段、产业构成要素迥异的不同地区来说,究竟什么样的产业体系才是既符合世界产业发展先进潮流又能充分显现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地,要通过什么方法和路径才能有效地打造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并切实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

 

  因此,对现代产业体系概念以及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进行深入研讨,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分析两个问题:一是“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如何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代产业体系概念的理论内涵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分析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对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和政策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对产业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的新概念。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语境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现代”一词,其涵义显然不是特指某一个具体的时期或时间段,而是与“落后”和“传统”相对立的泛指含意,表达了更新、更好、更优越、更进步等涵意。笔者认为,所谓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为特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核心内容,产业间关联紧密、协调有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引领作用的新型产业体系。在这个定义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诠释了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性”,“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核心内容”描述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构成,“产业间关联紧密、协调有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引领作用”刻画了现代产业体系的组织和运行特征。

 

  从目前世界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著,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服务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群落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创新性、动态性、地方性、可持续性、协调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主要由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相互隔绝和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第一,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生产性服务业脱胎于制造业,是全球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的产物。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如果没有发达的制造业作为基础,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第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了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样也不可能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延长产品的生产链条、降低制造业的运行成本,为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供强大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新技术的重要提供者和促进者,将大量的高级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可以极大地推动传统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形成。第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不断融合,产业界限日益模糊。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很多企业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企业再造和并购重组等方式,从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进而实现了从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第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的基础,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中观和宏观维度的概念,其涉及的空间尺度可以划分为区域(地方)、国家和国际三个层次。其中,区域(地方)层次的产业体系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基本构成单位。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则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途径和手段。

  

  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典型组织和运行特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构建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事实上,只要产业之间能够实现融合互动、协调发展,三次产业之间的具体比例关系对于区域产业发展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产业发展内容和质量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其外在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进行重构区域产业体系方面的战略思考时,均强调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试图通过将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为“三、二、一”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均呈现“三、二、一”这一趋势表明,三次产业间的“三、二、一”关系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一种优越的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为服务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阶段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现实的选择。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我国大多数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宜于各自独立发展,这也是实现第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本质涵义。同时,尽管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在现代经济系统中的比重不断降低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也绝不可因此而忽视农业在区域产业体系的基础地位。科技进步使现代农业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农业二、三产业也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产业机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工”哺“农”、以“服”辅“农”,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作为国家乃至国际产业体系的子系统,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产业分工的结果。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既有对本地区先天要素禀赋的路径依赖,也反映了后天要素禀赋升级和专业化分工产生的动态比较优势的影响。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区域在国际和国家的产业分工体系中,通过产业升级持续动态地调整和改善其分工地位的过程。

 

  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以及全球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对我国区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构成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一方面,通过承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我国许多地区的产业体系实现了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也在这些地区不断涌现并得到本地化发展,区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不利位置、在区域性主导产业选择上存在“潮涌”现象以及粗放式发展方式对区域环境和资源造成的沉重压力等原因,很多地区从区域产业体系现代化中获取收益的能力和水平都受到严重的约束。因此,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区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竞争表现,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发展水平的绝对值,还取决于其与国际、国内竞争区域发展水平的相对值。作为推动区域产业体系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区域性的产业升级不仅要在科技含量、附加值、能耗、环保等方面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要在速度和发展质量上全面超越国际、国内同类竞争区域,由此而形成的产业体系方可称为是区域现代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绍兴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从“一、二、三”向“二、一、三”和“二、三、一”转变的动态调整过程。从长期趋势来看,绍兴市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关系已经持续了近20年,并且在2000年后渐趋稳定。总体看来,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对经济发展的领导地位相当牢固,第三产业跟随第二产业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第一产业的地位持续下降但降幅渐缓、趋向稳定(如图1所示)

  

  改革开放以前,绍兴市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从1980年开始,随着绍兴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一产业在绍兴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迅速被第二产业所取代。从1980年至今的将近30年时间里,第一产业在绍兴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降低,其下降幅度以1980年至2000年间为巨,2000年以后的下降幅度逐渐趋缓。改革开放后,绍兴市的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自1980年首次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地区生产总值的最主要成分后,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一直保持至今。绍兴市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在19781998年间增幅最大,此后逐步稳定在60%左右。绍兴市第三产业比重的总体变化趋势与第二产业相似,但从时间上看要稍有滞后。1991年,绍兴市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绍兴市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部门。绍兴市的产业结构也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这一结构一直维持至今。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绍兴市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较大的增幅出现在19802001年间,此后逐步稳定在33%左右。

  

  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工业化,绍兴市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产业集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动态变化,绍兴市现有产业体系的一些内在弱点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不断暴露出来。

 

  首先,内源式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遭遇困境。绍兴市现有产业体系主要由内源动力发展而来,内源式产业发展的主要优点是产业发展的起点低、进入门槛低、规模扩张速度快、资本积累速度快,符合我国非熟练劳动力数量众多且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特点。然而,这种内源式发展路径在近年来也遭遇到严重的瓶颈问题。一是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和资本产出效率不高,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很大;二是本地民营资本对本地产业的投资热情减低,本地资本的投资流向多元化;三是缺乏足够的技术、资金和人才,难以为产业升级提供有效支撑;四是企业控制国际市场通路的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价格竞争激烈。

 

  其次,现有产业体系的创新性、融合性和协调性较差。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主导产业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亟待加速成长;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与融合有待进一步推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功能有待进一步释放和强化;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增长速度急需进一步提高;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化与升级过程亟待加快。

  

  1,从内源式发展转向内、外源兼顾式发展。在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利用方面,绍兴市对两个市场的利用较为成功,但是对两种资源特别是国际性资源的利用水平则较低。目前,绍兴市主要依靠内部发展来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很大,绍兴市已经到了需要转换发展动力的转折点,从单纯的内源式发展向内源和外源兼顾式发展的转型势在必行。

 

  绍兴市有相对雄厚的产业基础,又有良好的商务、投资环境。如果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比较容易达到跨国公司高端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标准。绍兴市的各级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时,应该通过资源整合为吸引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直接投资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针对本地资源状况和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来制定相应的产业招商政策。政府还要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在制度和规范上率先接轨国际,进一步强化投资和商务软环境建设。绍兴市企业在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时,也要在积极开拓国际商品市场的同时重视对国际资本市场、人才和技术市场的有效利用,要敢于通过合并、收购、参股等多种投资方式获取国际技术资源。绍兴市未来的产业体系建设,必须立足绍兴、放眼全球,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拓宽资源供给来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一条“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内外兼顾的协调发展之路。

 

  2,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服务化”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总趋势,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法的推动下,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保险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研发及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迅猛崛起。这些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阶段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绍兴市比较现实的选择。绍兴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两条路径可走,一是大力推进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主辅分离,鼓励有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将其承担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分离出来,衍生出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在满足母体企业需求的同时为其他企业提供市场化服务;二是针对绍兴市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生产性服务业类型,积极引进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为本地制造业的升级提供高质量的外包服务支撑。

 

  3,以新型城市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长期以来,绍兴市中心城市的规模一直偏小,对人才、技术和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不足,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绍兴市的经济实力极为不符,严重制约了绍兴市的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进程。依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功能优化、城乡统筹的原则,加速推进绍兴市大城市建设,实现新型城市化与工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是构建绍兴现代产业体系的一条必由之路。兴城兴业,依靠新型城市化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向绍兴中心城市集聚,为绍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业兴城兴,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为依托,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加快绍兴市中心城市在杭州湾南岸的迅猛崛起。

 

  4,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科技化水平。农业在绍兴市域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同时也是快速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不过,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农业在区域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科技化水平,是推进绍兴市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依托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旅游农业,推进农业的“服务化”发展。

  

  1,着力抓好空间载体建设,为建设绍兴市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效的空间支撑。在产业用地相关政策设计上,绍兴市应注意要强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提高产业布局合理化水平;要加强产业用地增量管理,盘活产业用地存量资源;要抓好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载体建设,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化的速度,提高产业集聚化水平。

 

  2,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要加强本地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本地人才供应能力;要扩大教育合作范围,建立培训企业员工的长效机制;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建立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招募机制。

 

  3,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绍兴市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绍兴市应以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主线,努力打造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高度重视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力争从根本上提高全市各主要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努力转变对内源式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走内外兼顾的产业发展道路。绍兴市应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遵循世界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对本地产业升级有显著带动和示范作用的高端生产环节。要培养精干、高效的专业化招商队伍;要坚持政府主导、合理调控,引导招商引资健康发展;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5,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绍兴市要吸取国外同类城市的经验教训,极力避免因产品市场需求状况出现短期好转而错失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良机。应持续加大推进信息化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提高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6,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绍兴市应积极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完善投资审批、土地使用、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激发民间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投资活力。应进一步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推进地方金融创新,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为绍兴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深入分析现代产业体系概念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以绍兴市为案例,对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进行了尝试性探讨。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体系核心构成要素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时,不宜盲目追求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是应该遵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于各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生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

 

  2,对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核心构成要素的选择,既需要充分尊重区域产业发展历史。又要敢于打破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利用现代技术对区域传统特色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污染排放,是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更要充分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利用“后发优势”,加快技术追赶的步伐,大力培育新兴高技术产业,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先导。

 

  3,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机制是市场竞争,但离不开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企业是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行为主体,没有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群体,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也就根本无从谈起。然而,国际国内的实践经验均显示,由于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收益不确定的活动,因此单纯依靠企业的力量难以实现。地方政府必须在产业空间规划、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企业成长,努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创新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属性。创新是推进区域现代体系建设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优化升级,都必须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在开放的市场环境里,充分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建设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