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汪鸣]宏观调控环境中物流的收获与期待

——2004年我国物流发展综述

 

   2004年,我国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物流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综合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成就了近几年的物流努力,而宏观经济调控对物流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我国物流业与国家宏观调控不期而遇,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使物流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也使我们对加快物流的发展充满期待。

 

  要说收获,总体上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出现加速的年份,相对旺盛的物流需求,对物流领域近几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培育和工商企业物流管理技术的推进等努力给予了丰厚的回报,可以预料,许多物流企业将拥有一份漂亮的年报;二是物流服务领域的快速成长,带动了物流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物流的发展具有了全行业和整体性的色彩;三是政府管理与政策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为物流的健康和合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市场的有序化必将促进物流业进步;四是民间力量在推进物流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与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形成呼应,将对我国物流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我国现代物流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实施科学的发展现等宏观经济大背景下起步的,存在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但是,站在发展的角度,我们也更愿意用对更好的发展的期待来表达。根据我国物流发展的现实状况,这种期待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现代物流作为复合型的产业,需要从技术应用与专业化经营等多个角度全面推进,各个行业领域按照这种内涵进行政策设计和营造更好的市场氛围,值得进一步的期待;二是物流的整体发展需要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支持和高效率的运输服务的保障,推进运输服务的组织化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是对物流发展水平提升的期待:三是物流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对生产和流通模式的改造与产业提升的过程,我们期待着在良好的市场氛围中物流的发展要能够抓住这种机遇。

 

一、市场需求旺盛对物流服务的发展形成巨大拉动

 

  物流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行业,在宏观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因需求旺盛而发展迅速。根据初步统计,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出现加速,其中,货运总量和国家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运量的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1.1%、9.6%、4.3%、11.4%和23.3%;货运总周转量和国家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周转量的增长率为31.4%、10.9%、7.0%、35.8%和20.7(《综合运输》,200412)。尽管货运的增长不是物流的全部,但从物流的运作必须通过运输服务来完成的角度,货运的增长无疑从总体上反映了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基本现实。由于本轮经济增长突出表现在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原材料、能源等需求的迅猛增长,因而造成运输全面紧张,而且进出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加上一般消费品的需求出现增长势头,从而使得物流服务和组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由于煤炭、矿石、钢铁、石油及成品油、化肥、粮食等的跨区域运输的快速增长,以及内陆地区外贸进出口取得较大成效,一般消费品的国内销售在需求的拉动下也出现了增长,使多年来形成的物流组织格局发生了变化,致使全国货物的平均运输距离增加,货物周转量较运量增长要高出20个百分点,在货运发展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从物流服务收益与货物运输周转量直接相关的角度,物流服务企业的收益增长将具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同时,2004年各种运输服务价格水平有不同程度上升,海运价格处在历史高位自不必说,港口能力出现的紧张状况亦推动了价格上涨;公路运输因治理超载、超限而使价格有所回升:航空货运在快速物流发展需求的推动下,价量齐升应不是问题。因此,在价格的带动下,物流企业收益快速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

 

  二是货物运输距离延长和企业产品服务范围扩大,对仓储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尽管缺乏全国仓储服务情况的统计数据,但通过对部分企业的典型调查,相关情况也能够说明问题。如中国储运集团,其 2004年全系统的收入增长较2003年将实现翻番,其中,仓储服务业务量增长30%,收入增长20%以上,库存量水平增长10%以上,库存周转次数增加3次。仓库的利用率提高,仓库资源出现紧张状况,催生了集中建设仓库和“物流地产”的发展。由于具有需求的支撑基础,加之对违法、违规占地的查处,过去几年盲目建设和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局面得到一定改观,既有仓储设施功能性的资源整合和提升服务的技术改造加快,仓储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以捉高。2004年,依托产业发展和服务于相关产业,以仓储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值得一提。正是由于仓储业的快速复苏,不仅仓储业的收入增长较快,仓储业的经营效率明显改善,而且带动了仓储服务业务和模式的创新,如中储等企业已经开展的仓单质押监管业务,使在库货物被盘活,对提高生产、流通效率产生了重要作用。

 

  三是运输和仓储作为第三方物流的核心业务,在整个运输与仓储业发展推动下,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及地方政府均很重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但由于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使得这些企业多多少少面临着业务增长不力的压力,这一状况在2004年也得到一定的改观。不仅广州宝供、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外运、大田物流、海尔物流等知名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新兴的一些物流企业也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曾经是知名物流咨询服务商的企业,如快步易捷、招商迪辰等企业,也开始加入到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行列,不管是第四方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以更具有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的角色加盟物流服务市场,足以证明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育正在加快。

 

二、物流服务的发展带动了技术装备行业的成长

 

  物流业作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其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和服务的改善,均需要与之匹配的作为运作和服务手段的相关装备水平的提升。2004年物流市场的良好发展局面,使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终于迎来了发展机遇。

 

  从装备行业的发展角度,2004年,合肥、杭州、厦门叉车等企业,昆船、江苏天奇等货物自动化传送装置生产企业,太原刚玉等立体仓库生产企业等,出现了叉车、货物传输系统以及托盘、货架等产品的热销,部分企业的叉车产销量增长了30%~50%。货物自动传输系统销售量增长了60%以上,托盘销量增长30%左右,货架销售成倍增长。由于这些装备在很大程度上以仓储业的发展为依托,随着仓储业的快速发展,考虑到我国仓储业的现代化刚刚开始,仓储资源的不断整合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对现代化的装备需求将不断增长,这些装备行业的发展无疑将具有巨大的前景。应当看到,物流装备相关行业在2004年的发展,是这些行业良好发展未来的预演。鉴于我国物流发展对装备的需求,以及我国在世界制造业市场中不断扩大份额的态势,我国物流装备行业可能的发展路线将是:由我国物流发展产生的巨大的装备需求带动装备产业的发展,装备产业在发展中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后,逐步以低成本优势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培育出我国新的出口产业。所以,我们希望2004年物流装备的发展仅仅是一种良好发展的开端。由于物流装备涵盖的领域相当广泛,除上面提及的装备外,还有现代公路货运及城市配送车辆。随着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货物运输发展,公路运输车辆的整体升级迟早会到来,届时大型公路运输车辆(如集装箱车辆、箱式半挂车)在淘汰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车辆中将获得大的发展机会,相应地城市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必然带来配送车辆的发展。在这些领域,已经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未雨绸缪地开始着手工作,相信下一个市场热点及机会将被这些企业所把握。

 

  从技术的角度,除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推进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管理等信息系统仍在发展外,2004年,在管理信息技术发展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是物流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从外部供应商提供商品软件,向具有供应链管理需求的企业内部化开发转变,企业往往更注重从自身资源整合的角度有目的地开发相关信息系统,并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企业的业务流程改造、管理的信息化有机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入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动力,其发展逐步步入良性的局面应是未来信息系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二是一些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信息技术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特别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疑成为重要的物流技术发展动向,有人将之称为“人与物品之间构筑沟通桥梁的使者”。与既有的条形码相比,RFID具有不需要光电技术支持、可以自动识别、改善数据读取速度、更大的数据容量和方便的读写功能,因此,在物流管理和运作过程中进行应用,将利于降低库存与人员成本、减少差错和提高效率、改善整个物流过程的管理。20045月,沃尔玛的部分供应商在货物送达卸载后运用无线射频设备对贴有电子标签的托盘和箱子进行识别,开始了将RFID从理论研究推向实际应用的步伐,按照沃尔玛的计划,该公司将于2005年全面使用 RFID。由于采购量决定RFID使用量和使用的领域,以沃尔玛在零售业的地位以及其对供应商的影响能力,加之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和制造业大国,随着相关物流模式的推广,该技术对未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同时,伴随我国在出口产品的源头上推进RFID的使用,我国将在RFID应用的基础——EPC (Electronic Produce Code,电子商品编码)的国际标准制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目前还存在使用RFID的成本较高、相关的技术尚不成熟以及需要统一标准等新技术应用初期阶段会遇到的问题,但由于该技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和使用量的增长,这些问题均会得到逐步解决。

 

、宏观政策环境的改善对物流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2004年是我国加入WTO3年保护期的最后一年,从此,我国物流市场将面临大开放的局面,相关的政策环境建设就成为2004年物流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是内地与香港签订的CEPA协议正式生效,为香港物流企业到内地发展提供了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与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所不同的是,在WTO相关条款中物流不是独立的市场开放领域,而在CEPA中,针对香港在物流发展上的既有优势和地位,对内地物流市场向香港开放给予了明确的安排。即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相关的货运分拨和物流服务,包括道路普通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服务和有关咨询业务,国内货运代理业务,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运作物流业务。一是 CEPA将运输服务分为道路运输和海运服务两个部分对香港企业开放市场。道路运输服务: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设立独资企业经营道路货运;允许香港公司经营香港至内地各省之间的货运“直通车”业务。海运服务: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设立企业,经营国际船舶管理、国际海运货物仓储、国际海运集装箱站和堆场业务以及无船承运业务;允许香港航运公司在内地设立独资船务公司,为其拥有或经营的船舶提供揽货、签发提单、结算运费、签订服务合同等日常业务服务;允许香港航运公司利用干线班轮船舶在内地港口自由调配自有和租用的空集装箱,但须办理有关海关手续。二是对货运代理和仓储服务,CEPA也提出了开放的领域。货代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提供货代服务:对香港公司在内地投资设立货代企业(国际货代)的最低注册资本额要求比照内地企业实行。仓储服务市场开放内容为:将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以独资形式提供仓储服务,对香港公司在内地投资设立仓储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比照内地企业实行。香港物流企业到内地发展,将为内地在探索对外开放物流市场方面积累经验。

 

  其次,20048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这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现代物流业涉及的相关行业范围较大和政策制定工作较为复杂,导致具有较强宏观指导性的政策一直缺位,使我国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上形成了市场反应积极、政策制定较为滞后的特殊发展局面,《意见》的出台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明确了方向。《意见》作为改善物流政策环境的指导性文件,其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性。从《意见》提出的“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强基础性工作,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强对现代物流工作的综合组织协调”等4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到其中的内在含义,即从宏观性的角度明确了涉及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按照这些宏观要求对现行的不适合现代物流发展的行业和部门政策进行全面调整,这种调整的结果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各个行业管理和相关政府部门出台具体的实施政策,从而构建有利于现代物流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综合性。《意见》从营造发展环境的角度,对调整现行行政管理方式、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收费管理等涉及物流环境的综合性政策问题给予明确。而鼓励工商企业物流服务业务外包,鼓励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进物流市场的对外,支持工商企业优化物流管理,加快物流设施整合和社会化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简化通关程序和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将从综合的角度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市场的发育。加之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设备,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综合措施,将从综合协调的角度加强各个基础领域的相关政策,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意见》构建了加强对我国现代物流工作的综合组织协调的基本组织框架,将建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协会参加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意见》明确提出该协调机制的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确保了《意见》设计的宏观和综合政策意图的贯彻力度。随着履行具体协调职能的日常运作机构的设立,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在物流发展上的政策与管理协调性与协调能力将不断增强,我国现代物流将进入更为全面、协调、健康、快速、稳定和开放的发展轨道。

 

四、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对物流发展的推进作用更为明显

 

  2004年,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代表的物流民间组织,对推动物流的发展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作用,使物流行业看到了逐步理顺发展关系和健康发展的希望。

 

  一是积极履行中介职责,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国内专家参与了国家发改委《中国物流发展规划纲要》的讨论、起草和修改工作,并参加了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调查研究,此外,还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委托《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研究》和《物流成本与宏观经济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为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方面,该协会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积极参与地方及行业物流规划的制定,企业的物流发展业务咨询,以及开展深入的学术讨论等。如2004年的第八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和第二次全国城市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围绕物流资源整合和科学发展观进行研讨,对加强政府部门、企业之间沟通与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物流合作与发展大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物流发展论坛和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等活动,也都发挥了这种作用。

 

  二是努力发挥民间组织的功能,有步骤地推进物流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从提供信息服务的角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中国物流年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等年度综合资料,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中国物流与采购网”和与《经济日报》等多家报刊联合开办“中国物流”专版等形式,形成了物流信息传递网络。从及时反映行业发展状况与水平的角度,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领导与支持下,建立了全国物流统计制度,由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向社会发布物流行业的基础统计数据。从推进物流体系建设的角度,与物流信息标准化委员会一起,组织各方面专家,提出了《物流标准化体系表》,加快物流的标准化进程。从人才培育基础工作的角度,通过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形成了多渠道和多方式培养物流人才的局面。2004年,在数十所大专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总人数超过6000人。开展了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已在全国 25个省区市设置了近100个培训点和近30个考试点,已有近5000人取得了初级或中级物流师资格职业证书,近3000人获得助理物流师资格职业证书。

 

五、为贯彻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促进物流发展

 

  目前,宏观经济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煤电油运非常紧张,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行业出现了过热导致对相关运输的需求较为旺盛,但从长远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物流组织的不合理和物流服务的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物流的紧张局面呼唤产业发展角度的物流组织合理化。物流作为现代经济领域的先进管理技术,需要生产企业按照低物流成本和高物流效率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要对既有生产方式进行改造,这种改造过程实际就是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的过程,从而改变现在盲目投资和发展的观念。特别是在未来的重化工化阶段,由于需要运输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具有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物流成本和效率对产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若不能在靠近原料地或需求市场组织生产和销售,在国际化和资源约束的背景下,要参与国际竞争将是困难的。目前对相关行业的限制性措施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需要相关行业加快资源整合的步伐,因此,我们期待相关产业能按照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的要求,积极应用现代物流技术,通过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下,实现物流组织的合理化,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其次,物流服务的发展需要得到运输组织化和高效化的支持。我国正在制定新一轮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规划,将加快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的现代化步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为物流服务提供运输组织与服务支持,但目前我国运输服务的发展却落后于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基础设施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加剧了交通运输服务的紧张局面。因此,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改善物流服务的角度,交通运输领域需要加快组织化和高效化运输服务的发展进程。一是在目前治理道路运输超载、超限的基础上,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水平,并通过履行 WTO承诺,加快市场开放步伐,促进公路运输向规范化、集约化等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实现产业升级;二是铁路运输需要在实施中长期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下,推进运输服务的组织化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并通过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以便尽快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供给,解决瓶颈约束;三是抓住航空运输的发展机遇,通过机场及相关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与发展,促进航空物流水平的提升,满足高效率物流发展的需要;四是围绕航运中心建设,推进港口服务的升级,并通过开发区、保税区、物流园区等与港口的联动发展,满足物流组织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提升的需要。

 

其三,物流的发展需要得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和先进的服务方式的支持。要抓住2004年物流装备发展的机遇,做大做强装备行业,并为物流现代化提供装备发展的支持。要加快多式联运等运输服务方式的发展,通过相关政策环境的营造,打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行业界限,建立顺畅、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系统。要大力推进物流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提高运作质量与水平。

 

 

责任编辑:紫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