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现有主要物流园区的功能比较
1.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是配合洋山国际枢纽港建设并与之共同发展的,位于上海南部。主要功能是进出口贸易和加工业务,具体包括:国际中转功能、国际加工配送功能、国际采购功能、转口贸易功能。
2.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主要为外高桥自由贸易区内的公司和浦东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提供服务,并为金桥开发区和浦东新区的各类企业提供国际和国内的现代物流服务。园区位于上海东北端。外高桥物流园区同样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在洋山港投入使用后外高桥港在国际海运方面受到一定的冲击。
3.浦东空港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主要功能是为浦东空港的航空货运提供中转、集散服务,园区位于上海东南方。
4.西北物流园区。西北物流园区位于上海西北部普陀区,主要功能集货运配载、信息服务、仓储、加工装配等于一体,是省际公路货运、市域货运的集散点,也是长途大型货车和市内小型专用车辆的换装点,主要为长江三角洲、华中和北方地区提供公路货运服务。
上海现有物流园区中,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海运口岸型的,浦东空港物流园区是航空口岸型的,西北物流园区是陆路口岸型的,现有功能较为全面。
二、上海市物流园区的布局调整可行性分析
上海的物流园区网络布局应该将松江区包括在内,从而形成高效完整的物流网络。在松江区建立物流园区的可行性有如下四个方面:
1.成本相对较低。由于松江土地资源充足,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吸引建立物流园区所需的投资,也可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留下空间。该物流园区建成后在未来物流活动中的辅助设施建设规模、仓储费、运费、劳动力成本等物流费用上将具有显著优势松江位于上海市边缘地区,在松江建立物流园区可缓解对于上海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和噪声污染,也有利于环境保护,降低发展物流会带来的社会成本。
2.交通网络上的优势。物流园区建设一般应考虑设置在城市对外交通主要枢纽或城市交通系统转换衔接节点附近,交通便利,便于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开展多式联运。松江具有相对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沪青平高速公路、同三国道、嘉金高速等干线,在松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沪杭铁路复线贯穿松江;松江距离虹桥国际机场25公里,浦东国际机场68公里,且与机场间有高等级公路相连;黄浦江横贯松江区东西。
3.松江出口加工区物流需求量的有力支撑。物流园区建设应尽量接近城市物流需求集中或货物集散地点,现有物流资源有一定基础,一般有较大物流需求量,比如工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企业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松江区拥有松江出口加工区,属于企业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大量货物的始发地和终到地,物流园区布局在此,能获得加工区物流需求量的有力支撑,也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园区运作效率和经营效益,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实现货物运输集约化。
4.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松江物流园区的建设能够将目前松江区内散布的物流企业集中在一起,园区内部可对大型仓库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可发挥整体优势,统筹兼顾,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企业间的共赢。同时,这些企业还可共享园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三、上海市物流园区布局调整的政策建议
在进行物流园区布局调整的过程中,政策统一,统筹规划将有利于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现从物流园区建设模式,政策吸引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出如下建议:
1.物流园区建设模式。可采取政府统一规划,多元投资,企业化运作模式。政府负责园区规划,明确物流园区的定位、空间布局和功能要求,企业来完成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及日常经营和管理。松江区政府对园区位置进行规划,各类企业都可以投资,在园区成立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经营管理,或成立专门的园区运营股份有限公司来负责经营。在规划中,对于入驻企业应严格把关,推行物流企业准入制,仅允许有资质、有信誉、效益好的物流企业进驻。
2.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松江区政府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应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和鼓励各方面的资金投向物流园区。比如对物流园区用地可实行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对于物流园区土地出让金标准及有效年限可进行相应地规定;可考虑放宽境外投资的限制,吸引外资,鼓励兴办合资物流企业;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引入大型跨国企业,为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需求支持。
3.完善物流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松江区政府还应该在配套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园区信息网络平台等方面加强配套建设。应保证园区周边有完
善的配套交通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网络配套,信息资源充足,从而促进物流园区土地和设施升值,促进松江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博禅